
![]()
01
情绪茧房的概念和内涵
“情绪茧房”现象是以认可“信息茧房”假说普遍存在于网民的行动成因为前提,是情绪传播过程中导致的特殊现象。情绪茧房是处于同一圈层中的人们逐渐囿于同质的信息堆积从而形成同质的情绪泛滥,情绪茧房驱动人们进行非理性的行为。与传统的“信息茧房”侧重于认知偏向不同,“情绪茧房”关注用户如何在情绪驱动的信息流中反复接收、互动与参与,从而陷入一个情绪偏向的信息闭环。
![]()
02
“情绪茧房”的特征
(1)圈层化。
网民基于兴趣、利益等要素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特定的群体圈层。这些圈层内部成员通过共享信息、观点和情绪,构建起相对封闭的传播环境。算法技术根据用户兴趣和内容相似度进行信息匹配,进一步强化了圈层内的信息同质化,使得圈层成员持续接收和酝酿同质情绪。
这种圈层化传播模式不仅加深了群体内部成员对圈层规则的拥护,还增强了对“他者”的抵抗心理,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同质信息的不断刺激下,圈层内情绪逐渐泛滥并趋于偏激,反哺对所属圈层的信任与依赖,进一步稳固了圈层结构。
(2)非理性。
在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情绪共鸣驱动下,网民倾向于采用武断、刻板的描述方式来表达对某些群体的看法,这种表达方式往往缺乏理性和客观性。例如,“电竞蝻”、“田园女拳”等标签化描述,体现了对特定群体的偏见和排斥。尽管这种非理性表达能获得圈层内的认同和支持,但它也导致了负面情绪的泛滥,甚至引发群体间的争吵和谩骂。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非理性行为虽能满足个体的情感需求,却是以“劳工”身份生产廉价信息和情绪,为平台方等权力机构带来实际利润。
![]()
![]()
03
“情绪茧房”生成的原因
“情绪茧房”的生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核心原因在于算法技术的运用与互联网场域的特性。
(1)算法机制的运算逻辑是导致情绪同质化的关键因素。
算法通过分析用户兴趣和内容特征的相似度进行信息匹配与推荐,这种基于用户过去行为的筛选机制,使得用户持续接收到与其偏好高度一致的信息,进而形成信息接收的同质化。这种同质信息不断刺激用户情绪,导致情绪在圈层内逐渐同质化并泛滥。
(2)算法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一种维护“工具理性”的新型权力范式。
算法背后暗含复杂的权力关系,信息筛选与推荐过程受到多种利益诉求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情绪同质化的趋势。
此外,互联网场域的开放性与连接性为情绪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网民可以迅速找到与自己情绪相投的群体,形成情绪共振的“茧房”,使得同质情绪在圈层内不断累积与强化。
![]()
04
“情绪茧房”的危害
“情绪茧房”的广泛存在对个体、新闻业以及整个社会产生了多重危害。
(1)从个体层面来看,“情绪茧房”加剧了网民的单向度思维模式。
长期沉浸在同质情绪中,个体容易失去对异质情绪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导致心智结构的闭环式发展,难以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
(2)“情绪茧房”对新闻业的专业主义构成了挑战。
在情绪驱动的传播环境下,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受到冲击,新闻生产逐渐转向满足用户情绪需求的方向,导致“新闻本位”的专业理念被“情绪本位”所取代。这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影响了新闻业作为社会信息守门人的角色功能。
(3)从社会层面来看,“情绪茧房”阻碍了社会资本的生成与集体行动的形成。
长期接收同质情绪导致个体对“他者”产生偏见与抵制,削弱了社会信任与互惠规范,堵死了社会资本形成的通道。这种不信任情绪在互联网场域中蔓延,异化了集体行动,使得社会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与共识,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新闻与传播
微信号 : media-power
网站:media-learning.com
▇ 新闻传播价值,传播改变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