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创刊40周年座谈会!履职责铁肩担道义,守初心共赴新征程

0
分享至

11月3日,《中国消费者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座谈会以“砥砺四十载,融合启新程”为主题,回顾了《中国消费者报》40年来的光辉历程,并为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市场监管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部分地方市场监管局及地方消协组织代表、企业界人士及报社老同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40年坚守

从铅与火到数与网

“四十而不惑,于人是成熟与睿智,于我们是沉淀后的再出发。”中国消费者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胡国强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报社40年“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小到强”的奋斗历程。


中国消费者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胡国强

座谈会上,胡国强指出,创刊于1985年的《中国消费者报》,是改革开放春潮中的产物,从创刊之初就肩负起了鲜明的历史使命,传播消费知识,反映消费者呼声,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健康文明消费,始终坚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的办报宗旨。

《中国消费者报》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壮大,积累了值得珍视的宝贵经验。胡国强将40年历程概括为“4个始终”: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始终发挥“民生探头”的独特作用;始终顺应时代潮流推进媒体融合与创新发展;始终注重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新闻工作队伍。

胡国强表示,我们要严格落实党管宣传、党管媒体的要求,始终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坚决落实总局党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舆论的正确方向,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中国消费者报》的新闻采编、行政后勤、广告经营等各项工作中。

报社一向重视党建工作,两个党支部均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两名同志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40年来,报社共出版7525期报纸、5万多个版面,中国消费网刊发44.6万篇原创报道,各新媒体端口刊发11.9万条报道。累计收获中国新闻奖12篇、行业报各类奖项169个,在行业报中位居前列。“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一篇篇激情的报道,一个个珍贵的奖项,不仅是历史的底稿,更是新闻理想的见证。”胡国强说。

胡国强特别提到,2024年12月,在总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报社高效完成转企改制,并于2025年上半年彻底解决了133名正式员工的社保问题,卸下了最沉重的历史包袱。他代表报社全体同仁,向总局党组及各司局单位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携手共进

共谱消费维权新篇章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用“一首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奋斗诗篇”和“一曲与民同心、为时代立言的铿锵乐章”来形容报社40年历程。她特别提到报社推出的力作《这28项治疗我都没做过》,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二等奖,以及“支付宝账单事件”报道传播力强劲,20个小时阅读量突破1400万,1天内被400余家媒体和自媒体公众号转载。她肯定了报社在记录时代变迁、开展舆论监督、推进媒体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

四十不惑,是成熟的节点,更是奋进的起点。

王秋苹表示,当前,“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市场监管事业迎来新指引,消费者权益保护踏上新征程。《中国消费者报》40年记录消费变迁,40年捍卫公平正义,站在历史新起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希望《中国消费者报》以创刊40周年为新起点,增强政治担当,把握时代机遇。围绕总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勠力进取,守正创新,从‘舌尖安全’到‘指尖消费’,从源头监管到全域共治,持续汇聚守护消费者每一份权益的坚实力量。”王秋苹说。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王振宇在主题发言中表示,自创刊以来,《中国消费者报》始终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同频共振,共同成长,不仅记录了我国消费市场的改革与变迁,也见证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不断强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王振宇

王振宇希望《中国消费者报》继续保持与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消协组织的工作联系,特别是在舆情监督、课题研究、舆论分析、消费教育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进一步发挥好报社组织架构与新闻媒体优势,围绕消费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共商问题解决之道,共谋维权治理之策,共同完成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共同服务广大消费者的新要求、新期盼。


一线回声

地方与媒体的双向奔赴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小丰表示,《中国消费者报》作为市场监管总局主管的权威媒体,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与时代同行,与消费者同心,这份坚守与担当值得我们由衷敬佩。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小丰

会上,周小丰回顾了北京市市场监管工作发展成就。在总局领导下,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践行首善标准监管为民,积极推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助力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2024年北京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连续6年均居全国首位;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构建市场监管统筹、行业管理、主体自律、社会共治的预付式消费治理格局。这些工作成效均得到了以《中国消费者报》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和广泛报道。

周小丰表示,近几年,《中国消费者报》主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构建起报、网、微全媒体传播格局,以权威解读、深度分析、鲜活案例持续提升消费维权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最亲密可靠的战友和最坚定有力的同行者。

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卫分享了地方消费者组织与报社湖南省记者站紧密合作的动人故事。吴卫30年的工作历程,也是与《中国消费者报》相伴相遇、携手同行的30年。


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卫

“我们不会忘记《中国消费者报》一篇篇深入扎实的调查报告,揭露消费陷阱,曝光假冒伪劣,为消费者擦亮了眼睛,维护了市场的公平正义;我们不会忘记一份份专业权威的消费指导与比较试验,为消费者提供了科学理性的购物参考,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我们不会忘记报纸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传递政策法规,化解消费纠纷,成为了连接政府与消保委、经营者、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吴卫表示,《中国消费者报》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不断进步、消费环境持续改善的见证史和推动史。它以鲜明的特色、公信的力量、深入的报道,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成为了消费维权领域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在我国新闻事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场瞭望者

做公平消费的“连接器”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与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作为消费者代表在会上发言。她讲述了朋友通过《中国消费者报》维权成功的故事,称赞报纸是“消费者在正义路上的维权指南针”,用典型案例和专业建议为消费者指明方向。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与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

芦云表示,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方面,《中国消费者报》像是一位严谨的市场监督管理员,深入消费一线。从食品安全问题到虚假广告乱象,从电子产品质量缺陷到旅游消费猫腻,《中国消费者报》的记者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把这些行为公之于众。同时,《中国消费者报》又像一位贴心的消费顾问,定期发布权威的消费指南和产品测评,大到汽车房地产,小到食品和日用品,让消费者在纷繁复杂的消费市场中能够明辨是非理性选择。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范洁真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中国消费者报》始终站在消费者权益守护的第一线,用专业的报道、客观的监督,做消费市场的“瞭望者”、普通消费者的“贴心人”。这份“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坚守,恰与拼多多10年来践行的“普惠消费”理念同频共振,也让双方的合作始终充满信任与默契。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范洁真

“今年恰好是拼多多走过的第10个年头。从2015年诞生到如今融入9亿消费者日常生活,我们始终不忘最初的初心:普惠、人为先、更开放。这10年,我们和亿万消费者一起,把‘拼实惠’的小事,做成了连接城乡、惠及产消的大事。”范洁真表示,这背后,离不开《中国消费者报》这样的媒体伙伴,帮助我们倾听消费者的真实声音,守住“实惠”的本质,让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更有方向。

范洁真表示,10年来,拼多多用“拼单模式”,把“分散的需求”变成了“实在的优惠”。“熟人分享、多人成团”的玩法,不只是简单的营销创新,更是对“产消直连”的探索: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零散需求汇聚起来,直接对接田间地头的农户、源头工厂的生产线。没有了中间环节的层层加价,山东的苹果能以更低价直达消费者手中,云南的榴莲能更快速抵达西南山区,海边的鲜活螃蟹能送到西北高原的牧民家。这10年,拼多多努力打破“地域壁垒”,让实惠抵达每一个角落。


深情回顾

新老社长接续奋斗

中国消费者报社原社长、总编辑李学寅作为老领导代表,总结了中消报人的4种可贵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服务大局的担当精神、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群策群力共渡难关的团结协作精神。


中国消费者报社原社长、总编辑李学寅

李学寅回忆了报社多次“第一枪”式的监督报道,创刊不久就大胆在报纸上揭露冒牌自行车和“特效生发灵”虚假广告,打响新闻媒体公开向假货、假广告宣战的第一枪;在刊发揭露人体增高器骗局的连续报道的同时,主动以消费者代表名义递交相关报告,提请国家专利局公开撤销该产品的虚假发明专利;以《生命在呼唤—来自使用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致死事故的报告》为题、聚焦燃气热水器安全问题采写的长篇调查报告,经新华社和“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向全国刊发通稿,引发了全行业整改;率先发现并报道“王海现象”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普及等一系列重头报道、连续报道,奠定了《中国消费者报》在行业和社会的独特重要地位。

他还深情回顾了报社艰苦创业的岁月。1995年,当新闻纸大幅涨价,报社无钱买纸印报、无钱发工资时,经过动员,员工每人自愿从自己家里拿出1万元借给报社共渡难关。

李学寅表示,40年来,中消报人铁肩担维权道义,精心写消费文章,坚持不懈为亿万消费者鼓与呼,在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沃土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成为消费领域不可替代的宣传主阵地。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潮流正在推动国人消费进入新时代,《中国消费者报》任重道远,大有可为。他同时祝愿报社再接再厉,创造新的辉煌。

站在创刊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消费者报》要续写辉煌,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推动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国强对报社下一步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

把准政治方向,筑牢意识形态坚强阵地;践行根本宗旨,坚定新闻工作人民立场;聚焦主责主业,壮大市场监管主流舆论;锐意改革创新,提升新闻宣传能力。

胡国强提出了报社未来发展的4个方向:


  • 永葆“初心”,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 紧扣“中心”,做监管为民的记录者;

  • 聚焦“民心”,做消费者信赖的贴心人;

  • 秉持“匠心”,做融合时代的实践者。


会上,他特别向为报社奉献了青春年华的老同志们道一声“辛苦了”,并坚信在新的起点上,大家将心怀赤诚,携手并肩,共同谱写更加灿烂的明天。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录整理/王小月

摄影/董芳忠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消费者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消费者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 传递消费领域权威声音!
26269文章数 689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