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印落下的瞬间,印渍里裹着的从不是普通墨色,更像是信任被反复透支后,渗着无奈与绝望的血痕。
![]()
继大悦城 51 名离职员工以红手印为证、公开追讨 1840 万元欠薪后,地产圈再添一起令人揪心的 “红手印事件”—— 这一次,主角竟是曾被无数人奉为 “行业标杆” 的万科。
![]()
近日,一批参与万科项目跟投的员工,不仅联合签名、按下鲜红手印,向万科集团董事长辛杰递出公开信,更将完整的投诉材料直接送达相关巡视组。
![]()
他们中,有人曾咬牙贷款参与跟投,有人不惜抵押自家房产筹措资金,可如今别说预期收益,就连投入的本金都成了 “镜中月”;孩子的学费、家庭的房贷,全被死死卡在这场不见底的 “跟投黑洞” 里,进退两难。
这 27 位按下红手印的员工,均是长沙万科森林公园项目的员工跟投人。公开信中清晰提及,早在 2015 年,部分员工便响应号召跟投该项目。
![]()
如今,项目约 95% 已完成竣工交付,大部分房源也已成功销售并收回款项,可参与跟投的员工却连一分钱分红都没拿到。
事实上,在此次以红手印公开催债前,这些员工曾多次主动与万科长沙公司沟通协商,提交投诉材料、尝试多方联系,但每一次都石沉大海、毫无结果。
万科不仅始终未返还任何本金与收益,甚至拒绝公开项目销售台账,让员工连知晓资金去向的权利都被剥夺。更有员工被逼无奈走上诉讼之路,可漫长的司法程序看不到尽头,最终,这 27 人只能选择以 “红手印公开讨债” 这种沉重的方式,为自己争取一丝希望。
![]()
一位跟投员工无奈透露,当年他通过万科内部平台 “鹏金所” 贷款,才凑齐资金投入项目;如今十年过去,项目回款早已超 36 亿元,他却连一分本金都没能拿回。“现在给孩子交学费都得四处借钱,个人征信眼看就要崩塌了。” 简单一句话,道尽了跟投员工的生存窘境 —— 有人为还贷款被迫卖房,有人因征信问题陷入生活困境,更有人的家庭因此走向破碎。
一位离职员工的倾诉更令人心酸:“我当年掏空全部家底,甚至抵押了房子参与跟投,如今项目明明成功了,我却成了公司的‘免费牛马’。” 离职后,他不仅没拿到应有的补偿,还得自己掏钱缴纳社保维持生计。
而那些通过鹏金所贷款跟投的员工,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十年青春全耗在了万科,最后换来的不是承诺的分红,而是一纸冰冷的征信黑名单。” 有人为还贷款利息卖掉房子,有人因资金短缺耽误孩子上学,还有人把老人的治病钱都搭进项目,如今却落得一场空。
![]()
更让员工心寒的是,万科近期的一系列操作:撤销区域公司、大规模人事调整、优先结清境外债务…… 这些举动像一根刺,扎在每一位被欠薪的员工心上:“公司有钱还美元债,难道就没钱还员工的跟投款?”
其实,万科完全可以选择直面问题、给出解释、积极回应。
众所周知,在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的 “输血” 救助下,万科的经营基本盘已逐渐稳固。根据万科发布的系列公告,截至 2025 年 9 月 16 日,深铁集团年内已累计向万科提供 9 次股东借款,总额高达 259.41 亿元;这些借款用途明确,专门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且利率优惠,当前仅为 2.34%。
在这样的支持下,万科截至 2025 年 8 月末,已顺利完成 243.9 亿元公开债务的偿还,且 2027 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短期偿债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公司也在通过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努力自救,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存量资产回款 57.5 亿元。
对于员工的合理诉求,或许万科当下无法立刻拿出资金彻底解决,但至少应该正视问题、给出回应。
若是早一点与员工沟通,何至于走到今天 “红手印公开催债” 的地步?万科曾是中国地产行业的骄傲,是无数从业者心中的 “标杆企业”,可若继续对员工的困境与呼声装聋作哑,再亮眼的对外数据,也掩盖不了 “人心崩塌” 的事实。
面对员工诉求、兑付跟投款项,从来都不只是 “钱的问题”,更是良心的拷问、责任的担当,是一个企业对 “自己人” 最后的尊重。
如今,红手印已郑重按下,接下来,所有人都在看着万科 —— 是选择一如既往的 “冷处理”,还是真正拿出 “温度”,切实解决员工的困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