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李盛青:10个打工人9个脾胃虚?每天喝好这杯水,比啥都管用~
一、肠胃健康是整体健康的根基
肠胃健康,才能长寿健康。
但是很多上班族都有肠胃方面的问题,诸如慢性胃炎、打嗝、胀气、反流、便秘。
![]()
我们都知道,脾胃为后天之本,负责将饮食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布全身,其功能直接影响气血生成与脏腑滋养。中医的观念,即使摄入充足营养,若脾胃虚弱(如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也无法有效吸收,长期会导致形体消瘦、免疫力下降。此外,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肝木克脾土(肝郁易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肾阳不足则脾阳失于温煦(加重脾胃虚寒),因此调理肠胃需兼顾肝、肾。
二、“两大指标”判断肠胃及整体状态
大便通畅、胃口正常是肠胃功能良好的核心标志,也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依据。大便通畅意味着肠胃传导功能正常,体内糟粕能及时排出;胃口正常则反映脾胃运化有力,能正常摄取营养。但是,如果长期便秘(超过24小时未排便)、腹泻或胃口差,需及时调理,避免毒素累积、营养缺失。
三、肠胃问题的常见病机与调理思路
肝郁气滞:情绪波动(如生气、焦虑)易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表现为胃痛、嗳气、反酸、腹胀。调理以疏肝和胃为主,常用柴胡剂(如小柴胡汤)加减,服药后需观察三大反应:大便变稀(通腑)、肠鸣增多(气机恢复)、犯困(相火归位)。
脾胃虚寒:多因饮食生冷、劳累过度导致,表现为胃寒疼痛(遇寒加重)、呕吐清水、大便稀溏。调理以温中散寒为主,常用吴茱萸汤(吴茱萸、干姜、炙甘草)、附子粳米汤(附子、半夏、粳米)等,可配合生姜等温性食物。
湿热内蕴:嗜食辛辣、油腻易引发肠胃湿热,表现为胃痛灼热、口臭、大便黏腻不爽、肛门灼热。调理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三黄泻心汤(黄芩、黄连、大黄)、白术茯苓汤(健脾利湿)等。
四、经典方剂与实用调理方法
经方应用:黄土汤:这是治疗胃癌、胃出血、胃溃疡的主力方,适用于吐血、黑便、胃寒(喜热饮)者。组成包括灶心土(或赤石脂代替)、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甘草,可止血、健脾、温阳。附子粳米汤:针对下焦寒盛导致的肠鸣切痛(肚子咕噜咕噜叫)、呕吐、胸胁逆满,能温阳散寒、止痛止呕。
宏韵中医李盛青主任提醒,日常调理技巧:晨起喝凉白开:早上起床后喝一小杯凉白开(非冰水,可加一点点海盐或青盐),可调动胃气,促进肠胃功能恢复。
常吃红番薯粥:红薯+糙糯米熬粥,具有健脾养胃、补气血的作用,被称为“长寿粥”。
五、注意事项
中医强调,肠胃调理需辨证论治,避免盲目用药。例如,需区分“先便后血”(黄土汤)与“先血后便”(柏叶汤);肝郁气滞者需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加重肝火);脾胃虚寒者需忌生冷(如冰淇淋、冷饮)。此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损伤脾阳)也是维护肠胃健康的重要环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