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力健卖水饺?
对,就是专做老人鞋的知名品牌足力健。
![]()
从脚底板到餐桌,跨度有点大。
有人调侃:
![]()
买过足力健老人鞋都知道,几百块一双,小贵。
但足力健水饺一袋才4块9,是不是很便宜?
除了速冻水饺,还有冻虾仁、包子、速冻肉肠、冻玉米粒、浓缩苹果汁、红枣桂圆水、绿茶、红糖姜茶等,种类特多,价格特低。
足力健宣传,这些食品主打有机。
才三个月,已开30多家有机食品店,会员制。
![]()
普通会员10块,买东西享会员价;充值300或600是金卡会员,福利更多。
还能去小程序下单,满99元省内包邮,满199元全国包邮。
![]()
业绩怎么样?5月开店,截至8月,累计8万多付费会员,线上直播带货,速冻饺子日销超万单。
![]()
足力健创始人张京康计划2025年底开150家,2026年底开600家。
![]()
张京康的野心为啥这么大?
他也是被逼无奈。
足力健亏损太严重,有7亿巨债要还。
与其说从老人鞋到有机食品是跨界,不如说是另谋生路。
曾年销40亿,让“专业老人鞋,认准足力健”的洗脑广告喊遍全国的足力健发生了什么?
要知道,10年前,张京康做老人鞋,就是绝处逢生的一步棋。
15岁辍学,在社会摸爬滚打的他,曾创业做保健品,却失败,背上3000万外债,急需找出路。
2014年,偶然在公园看一位老人因鞋子不合脚,走路一瘸一拐,张京康突然想到:中国几个亿老人,市面上竟没有一双为他们设计的鞋?
他敏锐捕捉机会,挨个跑社区、公园,亲手摸过上千位老人的脚。还与青岛双星合作推出“六超老人鞋”,一年内卖50万双。
2015年,张京康创立足力健,砸钱在央视打广告,宣传足力健“走路不累脚,出门不怕滑”,还请国民度很高的演员代言。
![]()
几乎空白的老人鞋市场,没什么竞争,足力健拔得头筹,品牌一下立住,仅2年营收涨到18亿。
![]()
2019年,张京康在央视节目《对话》里单膝跪地,亲手给老年嘉宾换鞋,成为经典一幕。
![]()
那一年,足力健营收疯涨到40亿。
但他并不满足,要花60亿在河南建3000亩的老人鞋幸福小镇,开120条生产线,再扩展到度假村、文旅项目。
![]()
60亿哪里来?张京康说:全靠贷款和预收款。
他承认太着急,而2020年疫情,更是重重一击,门店接连关门,营收腰斩。
更要命的是,质量问题集中爆发,例如耐磨性能不合格、防滑功能不达标、老人穿着摔倒骨折等,一系列负面事件让足力健的专业性被质疑。
说实话,足力健老人鞋能爆,不只是卖鞋卖广告,更是卖孝心——甚至是卖给家里年轻人的“心安理得”。你很多时候不是因为鞋真的防滑多少、舒服多少,而是觉得送足力健给爸妈,自己算是尽了心。
现在,张京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还有7个亿的债,选择做有机食品,被认为是病急乱投医。
但说实话,他这招有一定道理。
为什么?
食品保健品如今在9万亿规模的银发经济中占比23.5%,市场需求是有的。
足力健最大的本钱,不只是做老人鞋,更是它十年积累的老年用户。
这就好比有一张现成的、精准的客户名单。把保健食品推荐给有信任基础的老人,比从零开始寻找新客户容易得多。
最关键的是,食品是个现金流生意。
老人鞋是耐用品,买一双穿一两年。食品不一样,天天要消费,复购频率高,现金流回笼快。
急需还债的张京康来说,属于最现实的选择。
4.9元的水饺,3.9元的馄饨,既能吸引价格敏感的老年消费者,又能快速走量回笼资金。
当年足力健老人鞋的“孝心营销”也能复用, “给父母买点好吃的”,这个消费场景天然存在。
不过,这次跨界的挑战也很大。
足力健的有机食品靠代工生产,这种轻资产模式虽然降低前期投入,但品控风险高。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对品牌打击是致命的。
足力健能不能守住这道防线?没人有答案。
当下有机食品赛道拥挤,多的是资本玩家有更强的供应链和资金实力。
还有各种小众互联网品牌专攻需求,抢食流量但不讲规模。
足力健凭什么跟他们竞争?
让消费者从“足力健=老人鞋”到“足力健=健康食品”的认知转变也需要时间和耐性。
总之,足力健的故事,值得每个传统品牌认真看一遍。
这4个教训,很现实:
不能只靠一个产品打天下。足力健把宝全押在老人鞋上,一旦这个品类出问题,整个企业就悬了。生意要做稳,得有备份计划。
靠广告砸出来的市场,热度过了怎么办?最终能让用户持续买单的,还是产品本身够硬。
主业还没做深做透,就敢把大笔资金投进陌生领域。资金链一断,整个盘子都被拖垮。守住本行,比盲目扩张更重要。
现金流是命,特别对于负债企业,利润再高不如现金回得快。活下来,比什么都实在。
最难的时候,往往也是转机出现的时候。张京康最近说,一年还有几个亿利润,踏实还债,两年内就能翻身。
人还在拼,企业就还有希望。
所有像 张京康 这样咬牙坚持的创业者,真正的出路不在短暂的爆红,而在持续陪伴用户。只有跟用户一起走下去的品牌,才可能真正翻身。
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想要在事业上站稳脚跟、走得长远,最终都需要建立起别人对你的长期信任。
就像 余琴,从湖北偏远小镇拼到《广州日报》记者,做记者8年, 采访过多位大咖企业家, 发表600万字,转型全职妈妈后, 深耕家庭教育十年,服务10000+家庭解决育儿难题。
余琴将多年教育经验写成12万字书稿,我却狠心建议她砍掉95%内容,只聚焦脑科学与学习力!意味着数月心血几乎归零。余琴接受挑战,推翻重来。
真突破,无速成,唯深耕。
余琴的新书《懂点脑科学让学习轻松高效》仅预售时已火爆预订1000多册,上市一周紧急加印。
书卖爆了,余琴的个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合作资源主动找上门,采购图书,做培训,开讲座……
![]()
![]()
![]()
原武大知名社会学教授、原湖北省社会学会会长周运清也高度认可《懂点脑科学让学习轻松高效》,表示会在所有的家教讲座中,把这本书作为课件。
![]()
成为畅销书作者的余琴深刻地体验着一本书如何驱动个人品牌跃升。
这些高规格平台与高密度曝光,不仅精准触达目标读者,更成为个人专业高度与市场号召力的强力背书。
![]()
书已成为余琴撬动影响力、建立行业权威并持续增值个人品牌的核心杠杆。
![]()
如果你想像余琴一样,实现人生某个阶段突破,一定要勇于出一本书。
未来的竞争,不是比谁知道的更多,而是比谁能把知识转化为影响力。
8年来,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已帮助336位新人成功出书。
大多数新人作者,对人生很笃定,对出书有信心,并不是他们背景多好,而是靠自己的能力,踏实做出了普通人都羡慕的成绩,自然内心真正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更大可能。
如果你对出书有任何疑惑,欢迎扫码详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