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9月27日消息,A 股彻底聚焦一家公司——摩尔线程!前一天(9月26 日)刚以 88 天 “闪电速度” 通过科创板 IPO 过会,拟募资 80 亿砸向 AI 芯片研发,号称 “中国版英伟达”。
88天过会,创芯片企业纪录,摩尔线程80亿募资瞄准 “训推一体” 核心技术,它真能扛起国产替代大旗?背后藏着整个 AI 芯片产业的突围密码。
![]()
01、“中国版英伟达”底气在哪?
咱们先搞懂摩尔线程凭啥被盯上 —— 这可不是空喊口号,实打实的硬货摆着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摩尔线程的产品硬实力!
![]()
国内极少数能兼顾 “图形渲染 + AI 计算”的GPU 公司,已量产 5 颗芯片,推出 4 代架构,从云端智算到边缘设备全覆盖,就像能同时搞定 “超级大脑” 和 “高清显示器” 的全能选手。
其次,我们来看看摩尔线程的商业化进程!
2024 年,摩尔线程的AI 智算收入暴增到 3.35 亿(占总营收 77%),还有 20.04 亿待签订单在路上,预计 2027 年就能盈利。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AI行业大背景!
大家都知道,就在上周的 2025 全球 AI 芯片峰会上,华为、云天励飞集体亮剑,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国内 NPU 市场短期要增 339 亿,长期直奔千亿。摩尔线程恰是这场突围战的 “上市先锋”。
02、为啥现在能出 “中国版英伟达”?
其实,摩尔线程这家公司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 “政策 + 技术 + 生态” 三重暴击的结果!
首先,这是政策开绿灯的结果,特别是科创板成 “加速器”!
从受理到过会仅 88 天,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科创板 “1+6” 改革后,对硬科技企业的审核效率直接拉满,相当于给芯片企业开了 “快速通道”。
再加上国务院《人工智能 + 行动意见》力挺芯片攻坚,政策红包直接砸到产业链上。
其次,这是技术破瓶颈,绕开 “卡脖子” 的聪明办法!
别以为还在跟英伟达拼先进制程,咱们换了赛道!
用 “Chiplet 技术” 搞 “模块化拼图”,奎芯科技的接口技术把研发周期砍半,绕开了先进制程限制;
搞 “存算一体” 架构,像把 “仓库” 建在 “工厂” 旁边,能效比直接提几十倍;
![]()
摩尔线程的 MUSA 架构就是这么玩的,单芯片能同时搞定 AI 计算、图形渲染,比只做 AI 芯片的企业多了条腿走路。
第三、生态补短板:不再 “硬件强软件弱”!
英伟达的护城河从来不是芯片本身,而是背后的开发者生态。
现在咱们学聪明了:华为昇腾宣布 CANN 全量开源,开发者适配门槛直接归零;智源研究院的编译器把跨芯片部署成本降了 80%。
而摩尔线程能快速拿到订单,靠的就是这种 “硬件 + 软件 + 场景” 的协同发力。
03、未来摩尔线程能超越英伟达吗?
别光看热闹,这 3点才决定摩尔线程能走多远!
第一、短期看订单兑现情况!
据公开资料显示,摩尔线程目前还有20 亿待签订单里,其中17 亿是 AI 智算大单,要是 2026 年前能落地,营收直接翻 3 倍,股价大概率有反应;
第二、中期拼生态黏性!
现在国内大模型像 DeepSeek 都在找国产芯片适配,行云集成电路的 “褐蚁” 一体机用国产芯片跑满血版模型,速度比预期快 2 倍。
摩尔线程要是能绑定更多大模型厂商,就能复制英伟达的 “芯片 + 模型” 生态;
最后,从长期来看,摩尔线程还面临2大挑战!
一是现在还亏着钱(2025 年上半年净亏 2.71 亿),二是英伟达也在降价抢市场,国产芯片得靠 “1 分钱 / 百万 Token” 的成本优势突围。
![]()
所以啊,芯片突围从不是孤胆英雄的传奇,而是产业协同的长征。摩尔线程88天过会这事儿,本质是国产芯片从 “单点突破” 到 “系统作战” 的转折点 —— 摩尔线程过会是信号,80 亿募资是弹药,全行业生态协同才是底气。
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摩尔线程能成 “中国版英伟达” 吗?除了它,华为昇腾、云天励飞这些玩家里,谁才是真正的潜力股?欢迎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