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怎么都想不到,死后才2年,亲手栽培的儿子被最疼爱孙子烧死。朱棣靠着北伐南征打下了大片江山,铸就了全盛的大明。可朱棣不知道的是,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为夺权,掀起腥风血雨,致使骨肉相残。最终,由朱棣一手培养的儿子竟被自己的孙子杀死。
而要了解这场惨剧,还得从朱棣在位时期说起。朱棣有4个儿子,其中朱高煦在战场中的表现最为英勇,立的的功劳也最多。对此,武将出身的朱棣对这个儿子是赞不绝口,赏赐不断。
尽管朱棣看好这个儿子,可他却并不是太子,对此朱棣曾多次想把他改为太子,但无奈朝廷有一大批人都不同意将他立为太子,因此这事只能作罢。
可朱高煦却对此愤愤不平,多次在朝堂上和朱高炽作对,一度将对方整得下不来台。后来,为了不生出祸端,朱棣只能把这个儿子发配到辽东地区。
而作为太子的朱高炽是个学识渊博,处事稳重的书生,但他身材肥胖,弱不禁风,朱棣对其很是不满,常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批评他。
朱高炽是个标准的书生,可他的儿子朱瞻基却和父亲不一样,朱棣看着这个文武兼备,聪明伶俐的嫡长孙,仿佛看到了希望。
朱瞻基13岁时,朱棣就将其确定为“皇太孙”,只要在未来没有什么大变化,朱瞻基将接替父亲朱高炽,成为新皇。后来,朱棣每次出征,都要带上朱瞻基。
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炽顺利登基。此时的他,踌躇满志,下定决心推翻父亲的铁血政策。之后,在文字狱中受到囚禁的官员都得到了赦免,甚至能够官复原职。对于一些耗费国力的行动也被紧急叫停。
至此,郑和船队开始回航,北京城的建设进度也大大减缓,而更是引起百官争议的就是迁都回南京。
很多官员议论纷纷,自小就在北京长大的朱瞻基更是明里暗里多次表达对迁都的不满,可这并没有动摇朱高炽迁都的决心。为了更好地推进迁都计划,朱高炽将此事全权交给了朱瞻基。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朱瞻基前去处理迁都一事之时,朱高炽却突然暴毙。之后,朱瞻基很快就登上皇位。
可是,朱瞻基虽有才能,但他毕竟还年轻,在朝堂中的根基并不稳。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对没能登上皇位而耿耿于怀的朱高煦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借着很多人认为朱高炽的死另有蹊跷这一点,朱高煦发动了叛乱。一时间,打着为父兄报仇之名的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这让他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攻下多个城池,更是很快就打向首都。
对此,朱瞻基没有惊慌,他立刻将大部分精锐调集到北京附近的同时,他还在朝廷中彻查叛乱同党,正是他的机智应对,使得这场叛乱很快就得到压制。
而被朝廷派出的军队挡住去路的朱高煦及其同党很快就被对方打得连连败退,最后只能仓皇出逃。可朱高煦却在逃亡途中被捕。期间他曾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却被制止。而在被押送回京之时,他被关在铁笼里,一路上受尽百姓的围观。
可是,叛乱已经被平息,如何处理朱高煦就成了眼下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朱瞻基下令,夺去他的王爵,将他幽禁于逍遥城。
被幽禁之后,朱高煦还是能够吃饱穿暖,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如果不做出格行为的话,这样的日子可能还会持续很久。
但朱高煦依旧没有安分。平日里朱高煦不仅多次吵着要面见圣上,还完全不认自己的庶人身份。
在一次巡视中,朱高煦突然伸脚,将朱瞻基绊倒在地。也正是这一绊,彻底激起了朱瞻基心中难以压抑的怒火。当晚,一个大铜缸被拉进屋子里,并倒扣在了朱高煦的身上,随后士兵在铜缸四周升起了火。
随着温度升高,缸内温度急剧上升,自然是又闷又热。而被困在缸里的朱高煦不能逃离,只能在缸中挣扎了很久之后,被活活烤死。朱高煦的尸体被烧得不成样子,随后更是放在宫中,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而此时,据朱棣的去世仅有两年。
朱高煦的死并不是终结。在这之后,朱高煦的儿子们都被处死,其家族数百人都被发配边疆,至此朱瞻基彻底消除了朱高煦所带来的威胁。
最终,这一事件的发生巩固了朱瞻基的统治,但权利和危险依旧在那个封建社会中长久地留存下去,悲剧也时有重演。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