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徐汇区作为古树名木的聚集地,统计在册的就有278株!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这些绿色“活化石”显得尤为珍贵,让我们一起走进徐汇,聆听古树的故事吧!
![]()
![]()
![]()
![]()
徐家汇公园内,一棵逾百年的古香樟傲立其间。其枝干虬曲如岁月刻痕,叶片繁茂似绿色华盖。这棵古樟,不仅见证四季更迭,更封存着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的红色记忆——它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见证者。让我们循着年轮,倾听那段激昂历史。
![]()
徐家汇公园 编号0858古香樟树
![]()
古樟溯源
![]()
这棵古香樟与百代小楼渊源深厚。1921年,法商百代唱片公司“假三层砖木结构”小楼于徐家汇落成,香樟随即栽种于庭院西南侧,成为小楼最早的“伙伴”。此后,它目睹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百代唱片公司从法商转手英商,从“柏德洋行”发展为东亚设备顶尖的唱片企业;小楼底层录音棚内,无数音乐人留下动人旋律;这里由工厂厂区蜕变为市民休闲的徐家汇公园。2000年公园改造时,香樟与百代小楼、大中华橡胶厂红烟囱一同留存,成为连接土地“前世今生”的绿色地标,默默守护着时光印记。
![]()
![]()
古树日常养护
这株珍贵的古树,由区古树养护团队精心照料。团队定期检查树干、监测根系,量身定制养护方案,只为让这株“百岁长者”持续焕发生机,延续岁月传奇。
![]()
百代小楼
从柏德洋行到国歌灌制地的蜕变
![]()
百代小楼的历史,比香樟年轮更为跌宕。1897年,法国人E.Labansat(中文名乐浜生)携留声机与唱片抵沪,以“拉洋片”小生意开启中国唱片业篇章。1908年,他在南洋桥附近租房成立“柏德洋行”,此乃百代小楼雏形,亦是外国唱片公司在华扎根之始。1910年4月,“柏德洋行”更名“东方百代唱片公司”,成为法国百代公司代理商。1914—1917年间,公司迁至徐家汇路并建造独立花园住宅。
![]()
1936年上海地图
![]()
编号0858古香樟树最早历史照片
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时,百代公司股权被英商收购,更名为“英商东方百代有限公司”,制造厂命名为“中国唱片有限公司”。1931年,两家公司合并重组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小楼迎来鼎盛时期,成为东亚地区唱片业的领军者。
![]()
![]()
上海行号录图录(1939)
![]()
时代留声
1935年的它听过国歌的初啼
![]()
![]()
![]()
《义勇军进行曲》手稿
1935年,民族危机笼罩上海,百代小楼底层录音棚内,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完成灌制。激昂旋律穿透窗棂,掠过庭院香樟。后来,这首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段旋律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百代小楼变身上海唱片厂,继续书写中国音乐辉煌篇章。
![]()
![]()
《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楼
![]()
今时回响
古香樟下,红色记忆永续生长
![]()
今天,站在古香樟下,阳光斑驳洒落,似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当年国歌诞生时,香樟尚幼,钢针在蜡盘上刻下呐喊,声浪震得嫩叶簌簌。树虽无言,却将震颤存入年轮,记录着时代的风云变幻。
![]()
徐家汇公园 编号0858古香樟树
如今,游客穿梭于树荫下,快门声此起彼伏,唯有古香樟静立如初,气根深扎泥土,树冠倾向小楼。这棵听过国歌诞生的古樟,已成为徐家汇公园礼赞国庆的天然展品。它的年轮刻录着民族复兴的历程,彰显着一代代中国人“用歌声传递爱国情”的赤诚。这个国庆,不妨来古樟下,聆听历史与当下的和鸣,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延续不息。
![]()
![]()
![]()
![]()
记者:韦丽
视频:孙清渠
资料来源于区绿化市容局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