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山西壶关县树掌镇。
45岁的范龙章,怒气冲冲,在营房里不停踱步。
他所在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下辖第二十七军等部队),在日军扫荡中遭受重创,总司令庞炳勋(庞瘸子)兵败被俘。
那个著名的盗墓将军孙殿英,不仅直接投了降,还劝自己:
兄弟,咱三个师都干不过日本人,就你那两个营,不降,只有死路一条……
![]()
想了很久,老范将手在桌上重重一拍:
宁可两个营全部战死,也决不当汉奸……
01硬刚日寇
范龙章对日寇的恨,源于国仇,更源于他的三次硬刚日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9日,日军制造虹桥机场事件;8月13日,日军突袭中国军队。
抗战历史上,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的淞沪会战,打响了。
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约70万人,范龙章就是其中一员。
当时,范龙章所在的二十路军,改编为第十二军团,赴上海打日寇。
淞沪会战,堪称“东方绞肉机”,“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一个师的兵力,一天就拼光了。
![]()
1938年,十二军团被解散,范龙章部编入汤恩伯部。
老范任独立旅旅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
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精锐部队,在山东台儿庄地区,展开激烈巷战和阵地争夺。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重创日军,取得了自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重大胜利。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血战台儿庄后,范龙章率部赴江西,参加瑞昌会战。
瑞昌会战是武汉会战中的关键战役之一。
为保卫武汉,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江西瑞昌及周边地区展开激烈攻防。
这一仗,从8月激战至10月,中国军队虽凭借顽强抵抗,迟滞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攻势,但终因装备劣势而失守。
范龙章参加了全面抗战初期的三次重要战役,三次直面日寇,目睹鬼子的凶残,以及无数战友的牺牲。
他对日本鬼子的恨,是刻骨铭心的。
02大肆敛财
(本章内容源自《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军政人物(下),范龙章自述,张润三整理1965年7月)
虽然范龙章在抗战中表现英勇,但是,他存在着旧军阀的一些陋习恶习。
他利用职权,大肆敛财,手段之多样、行径之恶劣,让人叹为观止。1930年春,万选才听闻范龙章母亲居于神堤,就让军需处长送去两万元。
在开封,他又与赵冠英勾结办理河南烟酒税务,短短三个月便获利25000元,还在小纸坊街购置房产。
当张菊娃在鳖头山拉杆时,范龙章趁财主赎票之机,购得300多亩良田。
1931年驻防禹县时,范龙章更是变本加厉。
为给工厂买汽车,他强逼王翔仞拿出两万元;各药材行送来的海南沉、西洋参等贵重药品,一送就是好几斤,沉香价格高达300元1两。
母亲想回家买烟土,他竟给1万元,派汽车送其回去,一次就买3万两烟土运至开封家中。
在漯河,范龙章与商人、官员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他借口运输军用物资,向商会会长索要车皮运芝麻,轻松获利两万元。
还与公安局组织军警联合稽查处,向贩毒商户勒索,每月收入数千元。
后来,他与商人合作制贩毒品,招募工人,在漯河车站打蛋厂生产“上海白”,三个月净赚5万余元。
有了钱,范龙章便为母亲在郭村北门外购置五六亩空地,由漯河商会会长设计图样,从汉口购买材料,盖起60间中西合璧的豪华房屋,耗资4万余元。
房子落成,轰动伊阳、伊川两县。
范母还雇30多个木匠,用嵩县核桃树做家具,又陆续购买400多亩土地,成为当地“四大家”之一。
范母讲究排场,每年生日大摆筵席,待客千余桌,各地名角不请自来,连唱三天大戏。
范龙章虽反对这种劳民伤财的排场,却无力阻止。
尽管范龙章在个人财富积累方面,手段不端,但他也并非全然不顾乡梓。
他在家乡郭村,创办了慈云中学。
这所中心,是豫西抗战时期,少数坚持办学的中学,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后来的伊阳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03虚与委蛇
1938年底,程潜组建自卫军,范龙章任第四路司令,后划归豫东游击司令杜恕指挥。
1939年11月,范龙章部抵达滑县,士兵仍身着单衣,处境狼狈。
幸得滑县县长贾心斋承诺半月内赶制3000套棉衣,解决了御寒难题。
但是,物资依旧匮乏,以至于,有人提议范龙章:绑地主取票筹钱。
范龙章虽然真的去绑了票,但是后来心怀愧疚。
![]()
1940年,局势愈发复杂。
杜恕到滑县后,部队防区因日军和八路军相互牵制,暂得安稳,但其核心任务,已经转为“防共”。
日寇主动抛出橄榄枝,要求杜恕、李旭东与范龙章中一人前往洽谈。
范龙章赴开封,会见日本司令官原田。
原田提出“联手打共产党”,甚至让范部配合日军行动……范龙章为保全部队,只得表面周旋,但实则虚与委蛇,未真正执行日寇要求。
后来,原田进一步逼降,邀范龙章再赴开封。
提出将范部编入汪伪政权,组建一个军两个师,驻守江苏海州,并掌控当地盐税。
要求范龙章换旗,并放弃冀鲁豫防区。
盐税利益巨大,但范龙章坚决拒绝。
因为,这彻底触碰了他的底线,他深知:一旦应允,自己就是千古罪人。
1940年冬,范龙章率部历经艰难,从浚县、塔岗等地越过京汉铁路,成功进入太行山区。
彻底斩断了与日寇的纠葛,守住了民族气节,避免了沦为汉奸。
04 拒当汉奸
1943年,日军大举扫荡太行山,国民党军多个部队溃散,孙殿英、庞炳勋等高级将领相继投敌。
在壶关县树掌镇,范龙章部也遭受重创,陷入“前有日军、后有民兵”的绝境,部队几乎瓦解。
生死关头,他虽一度与投敌的孙殿英联络以求暂缓,却始终拒绝接受伪职。
最终,他选择带领残部南渡黄河,归建抗战序列,而非苟全性命于敌占区。
这几年里,老范是憋屈的。
他周旋于日、伪、国、共多方之间,虽然有过战术性的妥协,但始终未跨过“不当汉奸”这个底线。
在民族危亡之际,守住了一个军人最基本的“气节”。
05邯郸起义
1943年8月,范龙章在高树勋集团军新八军新六师任师长。
在高树勋的影响下,范龙章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对国共两党的认识也逐渐发生变化。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下达内战的秘密命令,全力进剿共产党。
于是,刘邓在10月16日下达作战命令,要求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各部,开赴平汉铁路沿线,准备在邯郸一带与北上的国民党军展开决战。
刘邓建议高树勋就地退出内战,脱离蒋介石集团。
![]()
1945年10月30日凌晨,高树勋打电话给范龙章与乔明礼,在指挥部召见二人。
高树勋的指挥部位于邯郸马头镇。
进入指挥部后,范龙章敏锐地察觉到气氛异常——手枪队戒备森严,参谋长廖安邦等人被软禁。
一见范龙章来了,高树勋就说:“卓云呀,我对不起你。”
老范有点懵。
高树勋接着说:“我要和共产党做朋友,咱们部队决定起义,事先没有和你商量,觉得怪对不起你。你的意见怎么样?”
范龙章这才知道,高树勋为什么要说“对不起”,他赶紧说:
“好啊,总司令要和共产党交朋友,我拥护。”
当天下午,高树勋率领新八军及河北民军13000余人在马头镇宣布起义。
并通电全国:退出内战,站到人民中来,不愿再“以人民养育之兵,供内战之用”。
这就是邯郸起义。
![]()
(我军欢迎高树勋部起义官兵)
1945年11月10日,民主建国军成立大会在太行山麓的武安县伯延镇举行。
任命高树勋为民主建国军总司令、王定南为总政治部主任、范龙章为第一军军长、乔明礼为第二军军长。
1946年10月,范龙章率民主建国军学习团赴延安学习。
1947年元月15日,范龙章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建立后,范龙章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到开封面粉厂,后到河南省参事室工作。
1972年,范龙章病逝于郑州,享年74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