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西洋那边又整了个新活儿——不是发奖学金,是发“黑名单”。
9月19日,美国一个名叫“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机构,甩出一份名单:58所中国高校毕业生,今后去美国读博士?签证,免谈。
![]()
北大、清华、上交、浙大、华科、武大……这些名字你熟;但名单里还有安徽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
不少网友第一反应是:“这学校……我听过,但真没想过它能‘威胁’美国?”
![]()
更魔幻的是理由:因为这些学校和国防科工局有共建关系。好家伙,按这逻辑,是不是以后食堂承包商,也得申报“潜在战略风险”?
先划重点:这次禁的,是博士留学,本科硕士还能去。这操作,像极了餐厅老板说:“欢迎来吃饭,但别想学我秘制红烧肉配方。”
![]()
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国这是又犯“红眼病”了。以前是“10043号总统令”精准狙击理工科,现在干脆升级成“高校批量拉黑”,目标就一个:别让咱家培养的博士,回头帮你们搞突破。
可问题是——这招,还灵吗?
想当年,欧美高校确实是“博士梦工厂”。实验室先进、导师大牛、学术氛围浓,出来的博士,简历自带“镀金”效果。那时候,能去美国读博,堪比武侠小说里拜入“少林武当”。
![]()
但现在呢?国内科研的“副本”早就刷起来了。
你看论文:CNS(《自然》《科学》《细胞》)三大顶刊,中国机构发文量稳居全球第二;高被引科学家人数,也是常年在线。
你看设备:上海光源、天眼FAST、合肥“人造太阳”,哪个不是硬核配置?
你看待遇:各地人才计划“抢人”如抢菜,安家费、科研启动金、编制住房,诚意满满。
![]()
换句话说,过去是“非去不可”,现在是“去不去,得掂量”。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卡博士签证,一边对本科、硕士大门敞开。为啥?很简单——赚钱。
本科四年、硕士一两年,学费动辄三四十万人民币,还不算吃喝住行。对中国家庭来说是笔巨款,对美国高校来说,那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业务”。
说白了,就是:欢迎来消费,但别来“偷师”。既要赚你的钱,又要防你的才,这“既要又要”的嘴脸,真是写在了国策上。
可他们忘了,科技这东西,不是靠“堵”就能拦住的。当年对“国防七子”下手,结果呢?国产大飞机飞了,空间站建了,芯片也在一点点突围。
打压非但没压垮,反而像打了鸡血:“你不让搞?那咱自己搞!”
这次被拉黑的58所高校里,别说清北华五,就是名单末尾的普通院校,哪个不是年年往国家重点单位送人?哪个实验室没在默默攻关?
至于说“文科院校也上榜”——嗯,可能在美国人眼里,连“中国研究中国”都是威胁。
但历史早就证明:封锁,从来不是对手强的表现,而是怕输的信号。
当年苏联撤走专家,中国搞出了“两弹一星”;如今美国筑起高墙,中国科研只会更清醒:核心技术,终究得握在自己手里。
更何况,今天的中国,早不是单靠“留学回流”来补血的阶段了。自主培养体系成熟了,产学研链条打通了,年轻人的选择也多了。
![]()
你拒签一个博士?国内顶尖团队正缺人呢。你卡住一条路?后面十条高速已经通车。
说到底,真正的科技崛起,从不怕“关门”。怕的是自己不争气,老想着“抄近道”。而现在,中国不但道修好了,导航也升级了,油箱加满了。
至于对岸那位,与其忙着“发卡”,不如想想——等哪天中国博士不再稀罕你们的实验室时,他们的“学术霸权”,还剩几张牌可打?
到时候,怕是连“羡慕”都得偷偷摸摸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