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有些人总怕冷?中医认为:这4个习惯或让体寒更重

0
分享至

清晨出门,风像从衣缝里找路钻,脚尖冰得没有知觉。你把外套又拢了拢,心里冒出一句:“我是不是天生怕冷?”其实,这不是矫情,是身体在发一条“温度提醒”。中医讲“阳为气之帅,温煦全身”,怕冷往往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生活里一个个不经意的小选择,把体内的那团“火”悄悄按低了。



为什么总是怕冷:被忽略的“降温习惯”

围绕“体寒”,误解不少。有人以为“穿多点就行”,却忽略了体内的炉子没点旺;也有人觉得“我不瘦,怎么还发冷”,却忘了代谢的节奏与体重并不是一回事。还有人体检指标都在范围内,却整天手凉脚冷,其实是生活方式把身体的温度感一点点拉低。

最典型的,是把“冷”当作清爽的标配。起床就大口冰饮,夏天三餐离不开冰奶茶,肚子空空时先吞两口冷水果——这些“清凉”在口腔里短暂解渴,却让胃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久而久之,脾胃失去温度,四肢先“表态”,寒从内起。又比如以为“吃生冷更轻盈”,用冷沙拉、代餐奶昔当主食,尤其晚餐图省事一碗凉的解决,看上去干净利落,体内的小火却被一次次吹灭,体热不生,怕冷更稳了。

还有一种“隐形降温”,叫熬夜与久坐。夜深人静时刷手机、加班到凌晨,第二天从床上爬起就像把半冷的机器强行开机,中医说“阳气主于日”,本该白天旺、夜里藏,你却反着来,白天没力气生热,脚踝冰、腰背凉就不奇怪了。再加上长时间不动,血液像被按下暂停键,末梢得不到温度供给,冷更有了落脚点。

最后一个常被忽视的,是“风冷直灌”。流汗后立刻对着空调吹、湿头发出门、雨天鞋袜不换干,表面爽快,寒湿却贴着皮肤入里。皮毛像没关好的窗,风从缝里走,久了,身体学会了“缩”,肌肉发紧,关节不灵,怕冷就成了全年状态。

这些习惯像四个开在低档位的“制冷器”:持续冷饮、偏爱生冷减重、熬夜久坐、直吹湿冷。要把温度讨回,就得一个个关掉它们,让身体重建“自带暖手宝”的能力。



谁更容易“体寒”?身心都在参与

有人对冷格外敏感,不只是性格细腻,更与身体的“配器”有关。女性在某些阶段失血多,若饮食清淡到“淡了气血”,温度容易打折;产后或久病体虚的人,油箱没加满,热量供不上,一点风就想缩。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度的人,自律神经像拉成一根弦,血流更愿意供应“大脑前线”,而指尖、脚趾被安排在“次要战场”,自然冰冷。再加上作息混乱,把昼夜节律搅乱,体内的“升温开关”找不到准点。

这里也提醒一句:如果怕冷伴随明显乏力、心慌、脱发、体重变化异常或指甲苍白,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别犹豫,去做一次面向“节律与造血”的评估。不是为了标签自己,而是给身体一个更清楚的解释。中医讲求整体与调和,与现代检查并不冲突,方向一致:找出让“火”烧不旺的原因。

当我们承认“怕冷”不是意志薄弱,而是能量分配、体液状态、作息节律共同的结果,就少了自责,多了方法。温度这件事,从来不是一条厚棉被能解决的;它需要你的日常,持续地、温柔地站在你这边。



把温暖做出来——一日三时的温养节奏

早上,不要用冷水把胃口“吓醒”。先让口腔和胃感受一口温热,哪怕只是温白水;洗漱时用微温水敷一下面颊和颈侧,像给体表按下“启动键”。出门前,护住颈项与腰背这两扇“风门”,围巾和贴身薄内搭比厚外套更实在。

中午,把热食当作“修炉”的正餐。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温熟的谷物和蛋白,胜过冰饮加零食的组合。午后困倦时,站起来让脚踝和小腿做一段“提温操”,十来个脚尖点地、几个深呼吸,血就从中心送往四肢。你会发现,只要动起来,体内那团火就愿意响应。

晚上,不再和手机拼到凌晨。让身体学会在同一时间“收工”,把热量留给修复,而不是留给焦虑。脚下的一盆温热水,把一天的寒湿从脚底“请走”;水里放不放花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给自己十分钟,静下来看脚背一点点泛红,像一盏灯被点亮。洗完尽量把头发吹干,别把湿意带进被窝。

至于空调与天气,把“直吹”改成“环绕”,把“湿冷”改成“干暖”,车里、办公室、卧室都一样;衣物上学会叠穿,让温度能随时“微调”。食物上,把“清爽”从冰凉换成清淡温热;情绪上,别让怒气与焦虑把火烧成上窜下冷的一把虚火——散个步、做个伸展,温度自然回到该在的位置。



怕冷并非“示弱”,而是身体诚实的自我保护。我们常把生活过成一阵风:急、硬、凉,以为扛一扛就过去了。可身体要的,是可持续的温度——像一口小锅,文火慢炖,香气才会出来。与其追求一夜之间不再怕冷,不如给自己一个“七天温养实验”:少一杯冰饮,多一餐热食;早睡半小时,走路快一点;出汗后不直吹,湿鞋立刻换;晚间照顾脚下这段路。七天后,你或许不会立刻“火力全开”,但手心会更暖,起床不再发憷,风吹来时不必缩成一团。

温度,是我们与生活达成和解的方式。愿你在四季里都能带着自己的那团小火,稳稳向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李丹:四大举措协同共筑金融法治体系根基

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李丹:四大举措协同共筑金融法治体系根基

新浪财经
2025-11-06 09:32:45
俞敏洪确认,东方甄选前CEO孙东旭因个人原因离职

俞敏洪确认,东方甄选前CEO孙东旭因个人原因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16:14:44
炸裂!全国70万家药店一半在亏:药还没卖完,人先“吃不消”!

炸裂!全国70万家药店一半在亏:药还没卖完,人先“吃不消”!

云景侃记
2025-11-06 16:17:35
网传康熙是洪承畴的私生子?基因检测惊曝清宫秘闻,专家回应了!

网传康熙是洪承畴的私生子?基因检测惊曝清宫秘闻,专家回应了!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5 20:06:29
辣眼睛!湖南三甲医院副院长上演17分钟大片,看完没人能平静

辣眼睛!湖南三甲医院副院长上演17分钟大片,看完没人能平静

热点菌本君
2025-11-06 14:04:13
CBA官方:吉伦沃特哈雷尔兴奋剂违规 广东新疆扣6分核减经费60万

CBA官方:吉伦沃特哈雷尔兴奋剂违规 广东新疆扣6分核减经费60万

醉卧浮生
2025-11-06 16:56:12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时时有聊
2025-11-05 12:01:05
环球小姐墨西哥选手被辱骂愤然离场 获集体声援

环球小姐墨西哥选手被辱骂愤然离场 获集体声援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5 23:12:03
34分+11板+8助+3断!3项数据第1!对不起,状元郎,他要抢新人王

34分+11板+8助+3断!3项数据第1!对不起,状元郎,他要抢新人王

世界体育圈
2025-11-06 09:29:25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红豆讲堂
2025-11-04 19:20:03
西贝“闭店潮”爆发,一切都结束了

西贝“闭店潮”爆发,一切都结束了

品牌头版
2025-11-06 17:33:01
手里有多少存款能超过我国98%的家庭?超了这个数,你就是佼佼者

手里有多少存款能超过我国98%的家庭?超了这个数,你就是佼佼者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04 13:43:48
液压件复苏叠加机器人丝杠推进,恒立液压三季报亮眼,控股股东为何高位减持?

液压件复苏叠加机器人丝杠推进,恒立液压三季报亮眼,控股股东为何高位减持?

时代投研
2025-11-04 18:05:11
武契奇强硬表态,宁可不加入欧盟,也绝不可能答应这两个条件

武契奇强硬表态,宁可不加入欧盟,也绝不可能答应这两个条件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6 14:55:31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阿塞拜疆已实锤装备红旗-9B,亚美尼亚防长:不会买印度战机

阿塞拜疆已实锤装备红旗-9B,亚美尼亚防长:不会买印度战机

兵国大事
2025-11-05 17:32:30
实力打脸!49岁翁帆入职清华被嘲,官网查无此人,校方曝关键信息

实力打脸!49岁翁帆入职清华被嘲,官网查无此人,校方曝关键信息

哄动一时啊
2025-11-06 14:56:43
阿里高管配不上山姆?

阿里高管配不上山姆?

快马财媒
2025-11-06 07:31:32
十五运会广州限行首日路面车流大减 有市民提早20分钟到工位

十五运会广州限行首日路面车流大减 有市民提早20分钟到工位

新快报新闻
2025-11-06 13:23:09
快速补充能量,哈兰德晒自己赛后吃烤羊排照片

快速补充能量,哈兰德晒自己赛后吃烤羊排照片

懂球帝
2025-11-06 16:14:25
2025-11-06 18:51:00
中医燕丽娜医生 incentive-icons
中医燕丽娜医生
湘潭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
595文章数 17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 申请退休时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头条要闻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 申请退休时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消息称华为目前没有小屏机开案,超大屏机不止一台

盘点几款简单易上手的战棋策略游戏,小白也能轻松入坑!

旅游要闻

发“消费护照”啦!“北外滩馆”好逛,惊喜福利多!| 跟着小虹逛进博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