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营这场改选,说实话,最近是真的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抛开台面上的那些程序和理想,现实里大家都在看酱缸文化怎么演,结果还真是没让球迷失望,因人设事、私下操作、捧高踩低这些老戏码统统上场,基层念叨半天盼世代交替,老蓝男们却死活不走,这场内耗一波接一波,谁说不是公开摆烂了吗
节奏继续往前带,9月25日中天突然宣布要搞第二场辩论,还特别指出了只邀请郑丽文、郝龙斌、罗智强、张亚中和蔡志弘,偏偏就漏掉了卓伯源,这一下又把争议点拉满,有球员没上场就像场上被教练当空气,卓伯源的怒火其实也不难理解,你说蓝营本来就六个角逐者,为啥不是全员到齐,回看上一次中天辩论,前四强声量被优待,郝龙斌还以没准备为由拒绝登场,感觉就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球迷看到这种分派风格,心里自然嘀咕是不是要点名谁能上谁不能打,不公感直接拉满
![]()
再看看民调环节,9月25日晚间,中天甩出一份1071份样本的民调,但这里面有94.4%的样本并非蓝营人士,这本身就有趣了,好像外队观众多数坐场里,结果出来郝龙斌瞬间飙到第一,郑丽文第二,罗智强第三,张亚中竟然垫底,这数据怎么看都透着一股“量身定做”的味道,岛内网友也全程在线调侃,说这场民调是不是直接为郝龙斌开绿灯,让他稳稳站在C位,再想想他之前拒绝辩论,现在又突然变卦要参加第二场,难道这里面真的没点故事嘛
同时,这民调让张亚中直接硬刚中天,怒喷数据失真,质疑就是为了影响最后局势,说白了就是认为这场数据根本不代表蓝营真实声音,球场上对喷起来了——这样的态度虽然直接,也确实戳中了不少人的疑问,网友担心张亚中会因此被“做掉”,毕竟声音太大很容易成为甩锅对象,郝龙斌的尴尬也不用多说,本来声量没啥上涨理由,反而被民调硬拱,球迷都觉得不合理,尤其是论述能力和解局本领,郑丽文才是普遍认可的最会化解朝野矛盾的选手,郝龙斌突然被捧到高点,怎么看都像是剧本走偏了
![]()
郑丽文这边节奏感很强,其实这一波民调还帮了她的忙——有分析就说,郑丽文的支持者容易自满,民调突然把她拉到第二,反而给了警醒,提醒她和粉丝别太松懈,甚至有人猜测会不会最后出现西瓜效应,大家都去“偎大边”,“全团挺郑”把改变派推上台前,毕竟蓝营六人里,只有郝龙斌被归类为保守派,其他像郑丽文都走改变路线,如果地方派系松动,她势必能借势上分
郑丽文的路演其实很有比赛感,9月25日快节奏拜访退将夏瀛洲拿到力挺,第二天苗栗找钟东锦聊了一个小时,之前钟东锦才公开支持郝龙斌,现在态度开始有点动摇,郑丽文也不松懈,转身又去找厂商大佬林伯丰,再次被点赞,林伯丰直接肯定她的能力和新面孔的价值,这一天连拿多路支援,简直像补时阶段抢分,球场外的拉票操作,也是一场暗战
![]()
同时,改选关键节点上,蓝白携手成了新热点,9月26日下午,黄国昌突然出场发话,说白营愿意最大诚意跟蓝营联手合作,还不忘cue一下赵少康,这一点处处透着战略博弈感,尤其是赵少康和郝龙斌的关系,这下联动要是成了,传统派和新派的斗争就更激烈,局势变数又大了一圈,球迷只能侧目观局,静待下波风向
总的看下来,这场蓝营改选,比起技术流,更像是一场舆论拉锯战,媒体、民调、角逐者全员对喷,比赛氛围其实是有了,但公平感却被稀释,哪个选手能真正靠表现拿分而不是靠场外操作,现在还真不好判断,作为理智球迷,当然希望场内的实力能决定胜负,而不是谁喊得响谁流量高就上台,只能说,等到终局揭晓那一刻,大家再来盘点到底是硬实力吃香,还是“人情世故”拔得头筹,这场球,还没到补时,谁都不敢说稳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