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多次会诊过正在抢救的病人
没想到这次
我成了被抢救的人”
近日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谭先杰发文
称自己吃头孢进抢救室
“脸都紫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吃了一颗头孢菌素
协和专家进了抢救室
近日,谭先杰在家时,因为觉得自己感冒加重,于是就吃了一颗头孢菌素。
谁知过了一会儿,他感觉特别不舒服,“全身血液都往头上涌,头特别胀。”家人也发现他“脸都紫了”。因为家住得离单位比较近,便赶紧去了协和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同事一看到谭先杰的情况,直接把他送进了抢救室。“当时我的心率飙升到170次/分,嗓子堵得慌,头很痛,尤其是太阳穴,一跳一跳的‘搏动性疼痛’。后来,他们告诉我,我的脸已经充血成酱猪肝颜色。”谭先杰说。
![]()
病情稍微稳定后,谭先杰让同事拍下了自己的脸色和身上大片的皮疹,此时脸色已经好多了。
紧急输液治疗后,谭先杰感觉见好。过了2个多小时,脸色完全回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
![]()
为了呈现被抢救时的脸色,谭先杰用AI生成了这张图,医生和家人都说复原得很好,甚至当时的脸色还要更黑一些。(图为谭先杰后期AI生成)
近期,类似案例不少
有女子因为头孢过敏
甚至数次被下病危通知书
30岁女子头孢过敏
导致皮肤大面积溃烂脱落
前段时间,一位30岁云南赵女士称因输液头孢过敏导致毁容,她全身皮肤、黏膜大面积破损脱落,口腔、食道、眼睛等部位黏膜破损严重,所有用药身体都不能吸收。
赵女士告诉记者,起初她是因感冒去医院门诊看病,随后医院开了头孢挂水,“我当时感觉很痛,但护士说是正常的。”当天晚上回家后,她皮肤就出现红肿,嘴巴也长泡了。第二天又继续挂头孢,结果持续40度高热。
辗转多家医院,数次下病危通知书,赵女士最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被确诊为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及系列并发症。
![]()
赵女士在医院接受治疗。图片来源:第1眼新闻
赵女士表示,自己没有青霉素或者头孢过敏史,当时输液的头孢也没有经过皮试。“目前性命保住了,但怕病情复发,不能乱用药,所以只能慢慢恢复。”此外,她因角膜和泪腺受损一直在用药,导致指甲剥离、耳朵粘黏,后续还需要再手术。
每1000人里有4人“中招”
过敏性休克死亡率高达10%
那么,头孢过敏发生率高吗?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
■ 以头孢曲松钠来说,过敏反应发生率是3.49‰,差不多每1000个人里就有3.5个人会中招;
■ 头孢克肟过敏反应发生率是4.27‰,每1000个人里有4个人会中招。
![]()
头孢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虽然在0.0001%至0.1%之间,但死亡率高达10%。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群,有10%至30%的可能性对头孢也会过敏,不过头孢类药物之间交叉过敏的概率倒是低于10%。
谭先杰医生提醒,这几个药物过敏常见的误区要特别注意:
误区一:以前不过敏,并不代表以后不过敏
药物过敏需要一个致敏的过程,首次用药不过敏,不代表以后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过敏可能性也会增加;药物批次不一样或过度劳累也可能会导致过敏。
误区二:症状轻微就不用就医
即使皮疹轻微,也可能是严重反应的前兆,建议就医评估。
误区三:药物过敏途径不单一
不要以为只有静脉用药才过敏,口服一样可以过敏。
谨记安全用药
过敏自救4法则
在接受头孢类药物治疗前,务必先告诉医生,对什么药过敏(药名需要精确到比如“头孢呋辛”,而不是说“头孢”),如果医生开了皮试单,一定要配合,即使皮试阴性,也建议输液时留在医院观察半小时。
那么,万一真的发生头孢过敏反应应该怎么办?掌握以下5条自救法则,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避免情况恶化。
0 1
迅速识别过敏症状
当你正在接受头孢类药物治疗时,千万要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
■ 皮疹或瘙痒:皮肤可能出现红斑、荨麻疹,伴随强烈的瘙痒感;
■ 面部肿胀:特别是嘴唇、眼睛、喉咙等部位,迅速肿胀可能预示着过敏反应;
■ 呼吸急促:如果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表示可能有气道水肿,呼吸困难可能进一步加剧。
0 2
紧急停止药物输注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他人有过敏症状,不要慌乱,立刻停止头孢药物的输注。此时最重要的是关闭输液装置,以免药物继续进入体内加剧反应。
但千万不要自己拔针,拔针可能引起更多的麻烦,甚至导致伤口感染。保持冷静,让医护人员来处理。
0 3
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头孢过敏反应可能会迅速发展,特别是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时,千万不要自己“硬扛”。
大声呼叫周围的医护人员或其他人来帮助你,及时告知你的过敏症状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
0 4
尽量保持平躺,减少活动
如果过敏反应严重,尤其是呼吸困难的情况下,最好保持平躺,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和呼吸通畅。
站立或走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尽量不要乱动,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温馨提醒
药物过敏不是小事
日常用药要谨慎
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快转发告诉身边人注意~
喜欢本文请点击“在看” 让 更多人看到
来源 :劳动报、新闻坊、健康时报、广东科普、重庆广电第1眼等
编辑:丁美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