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周欧盟在对华问题上表现有很大的缓和,这也给外界看到了希望。20号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接受采访的时候,首次回应了上旬特朗普要求加征关税事件,直接表示“欧盟有自己的计划”,欧洲官员也声称这件事没办法完成。在24号冯德莱恩和中方在纽约会晤的时候,又“赞赏”了一番中国的气候政策、愿意和欧盟沟通的态度等等,对中方表示满意。不过冯德莱恩还“请求”中国帮忙结束俄乌冲突,给俄罗斯施加压力。
![]()
欧洲媒体认为这是一个好信号,主要原因是欧盟之前似乎一直对中国惯用“强硬”手段,这次冯德莱恩明显是对华降调了。自从和美国签署贸易协议之后,特朗普的“勒索”就没有断过。比如早些时候美方宣布对欧盟扩大钢铁关税的适用范围,把很多商品种类加了进去;根据欧洲消息人士所说,此举主要是为了针对中国的“低价钢铁”,美国之前已经明白暗示过欧盟的钢铁对他们造成了“困扰”,而这些钢铁的“源头”来自于中国。
![]()
报道原文
果然欧盟又一次动手了,消息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对中国钢铁及相关产品征收25%至50%的关税,旨在应对美国市场日益孤立以及来自中国的低价商品冲击。报道哦啊还提到当前该产业正深陷多重危机:美国钢铝关税导致2025年一季度欧盟对美钢铁出口骤降42%,减少约150万吨;能源成本高企与竞争力弱化使得过去十年欧盟钢铁行业流失近10万个工作岗位,德国蒂森克虏伯的裁员计划只是冰山一角;绿色转型所需的巨额投资更让企业望而却步,欧盟“不得已选择自保”。
![]()
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的贸易施压形成直接外部推力:特朗普政府不仅对欧盟输美钢铁征收50%高额关税,还要求欧盟同步对中印加征关税。尽管冯德莱恩曾表态“欧盟将作出自己的决定”,但美国关税已导致欧盟钢铁出口受阻,更引发低价钢材转向欧洲市场的担忧,迫使欧盟通过贸易防御手段转嫁压力。另一方面,欧盟内部的立场分歧催生了政策妥协:法国及意大利等10国强烈主张对超配额进口钢材征收50%关税,而德国虽持谨慎态度,却也认可“不应天真对待中美产业政策”。这种内部博弈最终导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将中国钢铁作为平衡内部矛盾的突破口。
![]()
在单边主义抬头与产业转型阵痛的双重冲击下,欧盟既想借助中国市场与资源缓解发展压力,又不愿放弃贸易保护的短期利益。冯德莱恩在纽约会面中释放善意,核心诉求在于维系中欧在稀土供应、气候合作等关键领域的协作——欧盟70%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而稀土是其电动汽车、风电设备等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断供将直接导致绿色转型停滞。但在钢铁问题上的强硬姿态,则是为了兑现对本土产业的保护承诺,通过“削减进口配额”“升级反倾销手段”等三维应对体系挽救行业颓势。这种“选择性合作”的逻辑,暴露了欧盟试图在战略依赖与产业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深层考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