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6日,当营收增速1.31%这一冰冷的数字定格在半年报上时,唐山银行高速增长多年的神话嘎然而止。
要知道,在2020-2024这整整5年,唐山银行营收增速的底线也有10.69%,而增速最高的2023年,甚至接近32%。
唐山银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家依托河北GDP第一城优势成长起来的城商行,一直是河北本土城商行中那个“最靓的仔”,在唐山这片得天独厚的沃土上过得无比滋润。
78家网点,迄今全部扎根于唐山本地,根本就不屑于走出唐山。它们像毛细血管一样,吸收着唐山这片土地每一寸肥沃的养分。
唐山本土的实力国企,既是唐山银行的股东又是核心客户,它们撑起了唐山银行的大半边天:不仅撑起了唐山银行几乎全部的对公业务,更给唐山银行贡献了巨额利润。
靠着本土国企巨头,唐山银行可以骄傲到完全“不鸟”什么零售业务,以不足4%的零售贷款占比,净利润照样长期领跑整个河北省的城商行。
1998年,整合了27家城市信用社起步的唐山银行,天生带着唐山的基因密码。作为河北GDP唯一超过万亿的第一城,唐山的钢铁、港口等支柱产业与海量的国企资源,为唐山银行铺就了一条天然的坦途。
这使得唐山银行无需走出唐山跟同行争抢客户,只需靠着本地实力国企,就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存贷款业务,这种“近水楼台”的独特优势,让唐山银行迅速崛起。
到2024年末,唐山银行的总资产已攀升至3522亿以上,净利润接近34亿,盈利能力在河北全省城商行中遥遥领先。而其不良贷款率已低至0.82%,拨备覆盖率更是逆天,接近640%!
而光鲜的另一面,是唐山银行与本土国企和经济的深度绑定,前5大股东中有3家与唐山银行存在关联交易。
![]()
(来源:唐山银行2024年报)
唐山,这座长久以来的"温柔乡",可能正在变成困住唐山银行的“围城”。
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唐山银行终于撕开了高增长的伪装。长期过度依赖唐山本土经济的“甜蜜负担”之下,唐山银行的“内伤”已显露无遗:
收入结构的"单一病"首当其冲。
长期以来,唐山银行将鸡蛋几乎都放在了利息收入的篮子里。2025年上半年,唐山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接近82%,非息收入占比不足20%。
其中,作为轻资本业务核心指标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0.66亿元,占比不足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更致命的是,高度依赖利息收入的营收模式下的唐山银行,正遭遇息差收窄的严峻冲击。2024年,唐山银行净息差已下降至1.73%,这导致了其利息净收入增长乏力。
而零售业务的“短腿症”更为刺眼。
也许是对公业务长期躺着赚钱确实太香了,长期以来,唐山银行的零售业务始终还在“婴儿期”尚待发育。
截至2024年末,唐山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仅62.81亿元,占总贷款的比例仅为3.48%!占比如此之低,放眼全国,恐怕难觅第二家。
但相比之下,唐山银行信贷风险的"集聚症"更是暗藏隐患。
长期以来,由于对公业务的高度集中,唐山银行贷款客户集中度持续高企。
2020至2022年,唐山银行前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分别达69.88%、77.50%、69.45%,2024年末仍高达73.65%,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也达9.15%。
与客户集中度高企相关的另一大隐患是,关联交易风险正在明显上升。
截至2024年末,唐山银行关联贷款余额超过117亿元,在上季度末资产净额中的占比高达33.62%。
更危险的是,在唐山银行这117亿的关联贷款中,不良贷款高达6.86亿,这相当于关联贷款不良率高达5.86%,是唐山银行全行整体不良率的7倍以上。
同时,这6.86亿的不良,居然占到了唐山银行全部不良贷款余额的46%以上。这表明,日益凸显的关联贷款风险,已成为唐山银行资产质量的大隐患。
然而,面对关联贷款日益凸显的隐患,唐山银行似乎并没有收手,依然在持续发放关联贷款。
据官网信息,2025年,唐山银行一共发生了5起关联交易,交易类型包括综合授信、理财投资、流动资金贷款、再融资等。
在股东层面,除了关联贷款风险,问题股东也给唐山银行带来了困扰。
去年年报显示,持股唐山银行6.52%的第四大股东——唐山控股发展集团,及持股3.32%的股东 —— 唐山湾三岛旅游区旅游开发建设公司的全部股权均被质押且已依法冻结。
此前,唐山湾三岛旅游区旅游开发建设公司还被曝出因信息公布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据不完全统计,唐山银行曾有多达六位股东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虽然有“赚钱机器”的名声在外,但2024年,唐山银行仍有多笔股权交易遭遇流拍,反映出市场对唐山银行股权价值的认可度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当下,对唐山银行而言,唐山这坐河北GDP第一名城,既是甜蜜的温柔乡,也是困境的围城。
而不管是温柔乡还是围城,本质都是唐山银行路径依赖、客户依赖及能力短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唐山银行78家网点全部“死守”唐山,从不越“雷池”一步,长期的本土红利的“舒适区”,可能已经消磨了唐山银行的突围动力。
另一方面,对唐山本土客户的高度依赖和路径锁定,可能也已经削弱了唐山银行的转型和突围能力。
长期依赖本地国企和大客户的对公经验,不仅使唐山银行零售业务严重“发育不足”,也使唐山银行在发展零售业务所需的金融科技能力、数字化运营和客户精细化管理等领域锤炼不足。
2025年7月,唐山银行因存储设备故障导致业务中断事件,暴露出唐山银行科技支撑能力的薄弱。而强大的金融科技实力,正是唐山银行走出唐山,实现跨区域竞争需要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犹如笼中的那只金丝雀,想要飞出笼外寻找更大空间,就得炼就搏击长空的勇气和本领。
这一切,就看唐山银行的“少帅”掌舵人、新任董事长刘立君的选择了。毕竟,刚上任半年,今年刚满52岁的刘立君,还有的是时间做选择。
唐山银行的未来,你怎么看?欢迎与优财一号交流互动。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及观点均基于公开信息所作个人分析,均不构成对投资的任何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