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女儿休学大半年,连续3次复学失败后,终于稳稳返校!我发现,只要解除“应激恐惧”,孩子就能恢复学习信心

0
分享至

▲家有青春期孩子,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9月27日(周六)晚上7点

我将直播分享

《帮厌学躺平孩子重拾学习信心》

欢迎大家预约直播

01

女儿今年13岁,读初一。在小学六年级,她开始出现情绪问题,厌学心理明显。

经常抱怨学习太累,压力大,不想上学。

升入初中后,可能是有新鲜感,加上交到了新的朋友,她安静了一段时间。

但才过了1个月,随着学业压力和作业量增加,女儿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她动不动就要求请假,逼她去也没用。

次数多了,功课也落下很多,更加跟不上了,每天去上学都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好几次去了学校,都躲在厕所里,不进教室,老师发动全班同学才找到她。

无奈之下,也抱着让她休息一段的心理,我给她办了休学。

在家的日子里,随心所欲的生活,让她恢复了一些能量。

一开始,她闭门不出,抗拒交流,晨昏颠倒,很多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意识到过去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对女儿期待和要求过高,习惯性的批评指责,看重成绩等等。

于是努力调整,改变,学着停止说教,接纳女儿的现状。

慢慢的,因为家人的爱和包容,女儿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能做到一日三餐,按时起床。

情绪好时,空闲时间也会翻翻书。

2个多月后,女儿主动提出准备复学,想去补补课,为下学期的开学做准备。


我很高兴,赶紧交钱报名,女儿也跟同学借来了笔记。

一开始,女儿的劲头特别足,白天补课后,回家会认真完成作业。

可坚持了一个多礼拜,女儿就泄气了。不管我怎么鼓励,给她打气,女儿都不想动。

她说不想写作业了,自己学了这么久,还有那么多不会的。

我很着急,劝女儿坚强一点,克服困难:

等上学后,你面对的可能比现在还难,到时候你怎么办?又放弃,二次休学吗?

女儿沉默不语。

我知道,照这个趋势下去,女儿的复学只是一场梦。

02

我实在想不通,明明是她提出的补课、复学,为什么半途而废?怎么才能帮她顺利返校?

我咨询了很多老师才终于搞懂——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复学反复失败的核心,是孩子对学习有了“应激恐惧”,想到学校就害怕。

孩子有意愿,内心也有想好的动力,但长期休学,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力都暂时脱节,没有能力面对学习!

所以,复学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心理适应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解除“应激恐惧”需要时间。

根据心理学研究,复学成功的核心在于分阶段解决三大矛盾:

首先,是能力断层危机。

休学期间知识缺乏连贯积累,导致孩子重新应对学习,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研究显示,休学3个月以上的孩子需要6-8周,才能恢复80%的学习效率。

其次,是情绪风暴。

休学孩子往往伴随焦虑回避,复学时面对堆积的课业压力,容易触发“逃跑”反应。

最后,家长的应对方式和态度非常关键。

孩子复学反复时,家长经常会出现两个常规失误:过度关注孩子的承诺和坚持,而忽略他的心理状态 ;孩子没做到,想退缩,很容易表现出失望情绪。

这些反馈,都会强化孩子的失败感。

所以,想要让孩子顺利复学,避免二度休学,家长要分三个层面,依次解决孩子的心理“障碍”。


想想也是,牛不喝水,强摁头也没用。

复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家长多使劲、多焦虑,而是帮孩子解除对学习的“应激恐惧”,重新建立“我可以”的学习信心!

我开始一步步解决女儿复学的“卡点”,整个过程,我没有急于求成,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键预约:周六晚上7点直播)

03

1、理解孩子的状态,帮他做好情绪调节,强大内心

休学过一段时间的孩子,即使信心满满想复学,也会遭遇情绪的反复波动。

晚上斗志昂扬,坚信自己一定可以,白天遇到难题就又打回“原形”,想要退避放弃。

这个时候,家长要能理解孩子的这种“反复”,帮他做好情绪调节。

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调整:

首先,是采用“阶梯暴露法”,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孩子一下子就做到预期,而是比如:

第一周:只上半天课,从副科开始适应(简单模式); 第二周:上三天全天课,开始增加主课(普通模式); 第三周:延长上课时间,挑战难题(困难模式)。

每完成一关,就及时肯定孩子——大脑记住成功滋味后会上瘾。

其次,是认知重构,改变孩子对困难的灾难化想象。

我告诉女儿,一次不要做一套题,而是把内容拆分成10个左右的单元。

每次你只需要完成一单元,试试看会怎么样。

女儿按这个方式尝试了下,发现从心理层面,畏难就转化成了胜任。

以前,光是想到英语、数学等各科落下的内容,就觉得压力山大,内心不堪重负。

现在,一次完成一点点,隔几天回头再看,也“啃”下了不少内容,有了积累。

这个过程中,我也积极调整心态,不管女儿的情绪如何波动,我都提醒自己做到:温和、接纳、积极。

始终用鼓励、认可的态度去面对女儿,即使她没做到,我也不会表露失望和指责。

因为我知道,不管是不耐烦、焦虑,还是允许支持,孩子都能敏锐捕捉到。

家长的稳定情绪和积极态度,就是孩子的定海神针。


2、家长发挥“脚手架”功能,给孩子提供系统支持

面对孩子,家长很容易陷入“监督者”角色,想法设法的督促,提建议,这反而会加重孩子压力。

实际上,家长应该扮演的角色是“脚手架”——孩子够不着时支撑,站稳后就撤除。

脚手架功能,顾名思义:

就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帮助,孩子是站在上方的人,父母甘心做他们脚下的支架,给他们搭梯子和台阶,帮助孩子一步步提升。 在脚手架帮助下,孩子很容易取得进步,获得成就感; 又因为脚手架帮助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会觉得他取得的进步主要是由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的,觉得自己很棒。

当孩子的自信心建立起来后,他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惧怕困难和挑战。

比如,当女儿感到学的很累,想要放弃时,我会稍微点拨她一下:

你特别喜欢的易烊千玺,你经常说很佩服他,以前大家都不看好他,你说他压力会有多大?他现在走出来了,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而是放弃呢?

当女儿勉励自己,坚持完成后,我也会马上肯定:

我真的很佩服你,不管现在情绪好不好,你能坚持的时候越来越多,我觉得你特别有韧性,非常优秀。

这样的坚持体验给孩子注入一股力量,让她越来越自信。她的状态和毅力都会不断得到磨练,越来越好。


3、把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引导孩子做好能力重建

长期脱离学校环境,会导致孩子的学习肌肉“萎缩”,需要像运动员复健一样,逐步恢复。

女儿想复学,主动要求给自己安排了很多课。

她确实想努力,但目标定的太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又在休学的过程中下降。

这让她在高压中,消耗了大量的心力和热情。

长时间脱离学习状态,一下子要补的太多,让她觉得 “要学的内容太多了,根本做不完”,从而产生无力感。

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做好能力重建,把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

我把现有的内容按科目分解,问女儿哪一门最有信心,哪一门最畏惧。

女儿选了数学最难,语文和英语都比较自信,因为过去学的就不错。

我建议女儿:

先补英语和语文,追上进度,适应节奏,排课多一些;数学可以少一点,只需要保持熟悉度就行。

这样,通过对擅长科目的复习,可以培养信心和成就感,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学习节奏。

另外,我告诉女儿,每天上完补习班,回家能完成多少作业,就算多少,不必再额外给自己加内容。

比如英语,当天的任务需要写一段文章,可以把这个目标拆解为: 先花10分钟翻翻书,找找语感,再用10分钟写完第一段,最后再完成剩下的部分。

这样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女儿都能感受到推进和掌控的感觉,有难度但有序。

每个目标这样循环,女儿不会觉得把所有课程补完,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能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数学也是同样,每天做对一道题,就是进步。再增加到3道、5道。 对于做错的题,也不用急于让她一下子都弄懂,先把其中一道错题搞明白就好。

当女儿在这些小的目标上不断前进时,不知不觉中,她已经往前走了很远。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目标的拆解,循序渐进的完成,女儿体会到,学习是可以通过积累,产生质变的,而能力更是隐藏在不起眼的一个个小任务中。

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整和准备,女儿终于成功复学了。


这段经历,也让女儿的心理成熟了不少,她非常珍惜自己努力后的成果,再也没流露过休学的想法。

我想跟各位家长分享:复学反复的本质,是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试探。

最有效的定心丸,不是苦口婆心地对孩子劝学,而是需要重新帮孩子在学习上,建立真实的信心,让孩子切切实实看到“自己能行”的希望!

(一键预约:周六晚上7点直播)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与人生越来越幸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市值蒸发2800亿,退订率高达19%!小米汽车陷入信任危机?

市值蒸发2800亿,退订率高达19%!小米汽车陷入信任危机?

热点科技
2025-11-03 13:08:02
不到24小时,日本撕毁对华承诺,特朗普不敢做的事,高市早苗做了

不到24小时,日本撕毁对华承诺,特朗普不敢做的事,高市早苗做了

阿校谈史
2025-11-03 09:43:27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DrX说
2025-11-03 14:13:43
红姐扮演者在万圣节活动中被带走了

红姐扮演者在万圣节活动中被带走了

清晖有墨
2025-11-03 16:13:26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蔡奇在人民日报撰文

蔡奇在人民日报撰文

澎湃新闻
2025-11-03 09:04:04
我错了,Gemini 做PPT不是“一般”,是“封神”。(尤其挖到第3层功能后…)

我错了,Gemini 做PPT不是“一般”,是“封神”。(尤其挖到第3层功能后…)

AI范儿
2025-11-03 19:12:19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家属回应男子夜晚钓鱼被枪击:4人当场逃跑,伤者捂头走回家后倒地

家属回应男子夜晚钓鱼被枪击:4人当场逃跑,伤者捂头走回家后倒地

封面新闻
2025-11-03 18:05:02
逐一排查,260亿包养李春平的好莱坞女星是谁?

逐一排查,260亿包养李春平的好莱坞女星是谁?

不正确
2025-11-03 16:22:58
沦陷了!演员温峥嵘“现身”多个直播,粉丝称“根本举报不过来”

沦陷了!演员温峥嵘“现身”多个直播,粉丝称“根本举报不过来”

上观新闻
2025-11-03 09:49:05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3:45:56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27:04
伊朗披露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遇刺细节:一枚导弹“击穿窗户”,他当时正在打电话

伊朗披露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遇刺细节:一枚导弹“击穿窗户”,他当时正在打电话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9:44:58
国足连续4个月放假!全亚洲仅此一队,原因曝光,选帅方向大反转

国足连续4个月放假!全亚洲仅此一队,原因曝光,选帅方向大反转

侃球熊弟
2025-11-03 19:25:05
后续!女孩校门口吃烤肠被收走钥匙,女孩哭求归还,学校紧急回应

后续!女孩校门口吃烤肠被收走钥匙,女孩哭求归还,学校紧急回应

鋭娱之乐
2025-11-03 11:25:29
美国收到最新情报,马杜罗已向中国写信求援,运20随时准备起飞?

美国收到最新情报,马杜罗已向中国写信求援,运20随时准备起飞?

头条爆料007
2025-11-02 11:59:07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看到安世中国公告后,德方丝毫不顾荷兰感受,第一个向中方提请求

军机Talk
2025-11-03 15:10:07
李在明支持率53%,高市早苗支持率82%

李在明支持率53%,高市早苗支持率82%

天真无牙
2025-11-03 13:32:06
仅仅6场,就被防到上不了双!文班拿9分,终于知道成为詹皇有多难

仅仅6场,就被防到上不了双!文班拿9分,终于知道成为詹皇有多难

嘴炮体坛
2025-11-03 12:36:42
2025-11-04 02:00:49
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
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
擅长处理青春期阶段孩子厌学问题;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和孩子;家有青春期孩子,请关注我。
70文章数 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全国科普月“科学追光计划”边疆行进校园活动第二站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健康
时尚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亲子要闻

接受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发展,多看电子产品没什么问题

艺术要闻

这21位欧美女神,惊艳得让人窒息!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