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宣布开放武器出口,强调其军工产品经过战场严酷考验,具备高可靠性。这一表态标志着乌克兰试图将军事冲突中的实战经验转化为国际贸易竞争力,同时也为缓解财政压力开辟新途径。
乌克兰那边有个火烈鸟导弹,说射程三千多公里,弹头一吨重,打得不近,八月份试射也顺当,精度还行,设计是模块化的,成本不高,一个月能出五十枚,数据很明白,这东西再配上Magura V5无人艇,两个一起上,一艘艇才二十七万美元,在黑海对付俄国的军舰,什么护卫舰登陆舰,打沉了一些,乌克兰这种玩法,高低搭配算是整明白了,军工出口的竞争力,不就这么来的。
冲突起来后,乌克兰军工产能提得是真快,炮弹产量从一年十万发,现在弄到了两百五十五万发,无人机更猛,目标是五百万架,明年的军工产值,看着要奔一百亿美元去,产能扩张学的是丹麦模式,外国的合作伙伴先过来看看产能,觉得行再投钱,丹麦就投了,155毫米车载炮部队都用上了,德国的莱茵金属也来了,建了个合资厂,技术也带了过来,还想着战后转民用,地方都留好了。
泽连斯基把出口的顺序定了,前线肯定第一,国内库存慢慢来,往外卖那是最后的事,小心一点,怕整出乱子,西方给的武器,之前就有流到黑市的,乌克兰自己产的要是管不好,那地区安全就得有新问题了,国际市场上,土耳其那些国家,东西卖得便宜,乌克兰只能靠战场上的名声,一点点把口碑建起来,市场份额不是说拿就拿的。
武器出口不只是钱的事,外交上也能帮一把,乌克兰卖东西给波兰,爱沙尼亚,防务合作就更深了,加入欧盟这个事,也能推一推,菲律宾那边也说想引进乌克兰的无人艇生产线,这种合作就成了地缘战略上的联系,“以战养战”这条路到底行不行,还得看战场的需求和出口的利益,这两头怎么找个平衡点,能一直走下去。
![]()
参考资料
《央广网》
《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