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报时评
今天凌晨,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圆满完成第四次舱外任务,成为我国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两个乘组之一。
这事儿要让“农业博主”来讲讲。
就在这几天,几年前跟着神舟十二号飞船上天的山东枣庄峄城区石榴种子,已经长成树,结果子了!
“太空石榴”怎么个牛法?
枣庄市石榴研究室主任罗华表示,他们希望“航天石榴”能体现出果大、籽粒大、抗裂果特性强、丰产稳产的特点。
结果究竟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
上了太空的种子为啥牛?
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上天的种子可以牛,但不一定牛。
简单地说,作物种子跟着神舟飞船来到太空后,太空特殊的辐射、微重力等环境会导致种子“基因突变”。
这个突变不一定就是让种子变得更好了、更强了,也可能没啥变化,甚至可能一些性状会变弱。
![]()
但是不重要,回到地球后,农业科学家会对这些上天历练过的种子进行观察、筛选,
挑选出那些发生了“好突变”的种子,比如产量更高了、熟得更早了,或者抗病力更强了,
再进行下一步的组合培育,让太空能量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这就让“太空种子”看起来像是“开了挂”。
![]()
其实在育种上咱们请“外太空”帮忙由来已久。
1987年开始,我国的作物种子就开始了“太空打卡”,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辣椒等种子升空。
这些年经过外太空帮忙,我们已经开展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60多个。
这些新品种不仅年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还创造了数千亿元的经济价值。
![]()
还记不记得再生稻百亩单产世界纪录?
这就是太空育种技术创下的,幕后功臣是国审超级稻品种Ⅱ优航 1 号,
这个品种综合了高产、优质、抗病性强、耐贮藏等特点,在增产增收上可是给农民帮了大忙。
![]()
除了”米袋子“之外,咱们的”菜篮子“”果盘子“里也有不少“天选之籽”。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曾搭载山东平度的芹菜、西瓜、樱桃和番茄种子飞向太空,
其中“太空西红柿”已经在今年夏天上市,色泽深、个头大、口感甜美,不少消费者竖起大拇指。
想象一下,您可能已经品尝过“太空餐”,这感觉是不是挺奇妙?
![]()
不过也不是什么种子都可以登上外太空,要想拿下入场券得满足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这两个条件。
再有,“飞天”归来后的种子并不能直接投入使用,还要完成从航天员到农业科学家的辛苦接力。
科学家要做性状对比,筛选出在各种性状方面表现好的佼佼者,还要开展不同区域生态适应性研究,避免太空种子回家后水土不服。
经过漫长的培育,才能筛选出好种子,让消费者吃到营养健康的食品,让农民丰产丰收。
![]()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品尝到更多来自太空的美味。
对于太空育种,你们有啥想法?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作者:刘诗麟
主播:李芸聪
拍摄&剪辑:付小桐
监制: 郭少雅 朱一鸣 编辑:张轩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