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西新干:一个暑假的“大动作” 校门改造背后的协商“攻坚记”
央视网消息(记者 罗希)投入近6000万元、动迁校内48户住户、铺设11200平方米的沥青路、75天的紧张施工……这些数字背后,是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为解决新干二中师生和周边居民多年“出行难”问题的一场“硬仗”。
9月开学季,新干二中的师生通过新建成的校门有序通行。这场紧迫的“攻坚战”,不仅实现了校门的“物理打开”,也见证了民心的“双向畅通”。
![]()
新落成的北校门。
一个校门堵全校:民生痛点里的“急”与“难”
“新干二中现有在校学生3600余人,但之前只有一扇位于居民密集区的南校门。路边还有很多违停车辆和流动摊贩。”家长代表蒋爱萍回忆道,“之前每到上下学高峰期,马路被各种车堵得水泄不通,接送孩子很不安全。”
傅娜是学校里的音乐教师,也是县里的政协委员。关注到家长们的“急难愁盼”后,她于2023年向县政协递交了一份《关于新增新干二中校门及周边环境整体提升改造的提案》。
“提案提出后,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县政协的高度关注。”傅娜回忆道,“政协主席、副主席多次到学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积极推动工程开展。”
在老城区落地一扇新校门,并不是一件简单事。对此,新干县政协主动担当,持续推进,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提出最优方案。该县政府将其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由县住建局牵头,联合教体局、金川镇政府、社区等多部门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推进项目落地。
![]()
新校门改造前。
一个暑假啃下硬骨头:多方联动的“快”与“效”
“要想修校门,首先要协调动迁学校内的48户住户。”新干二中校长黄少龙表示,“为此,我校指定专人,和住建局工作人员一起,一对一联系动迁户,倾听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动迁工作顺利开展。”
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为避开人流高峰期,校门改造一期项目要求于2025年6月1日开工,8月20日完工交付使用。“工期极为紧迫,任务异常艰巨。”新干县住建局项目负责人回忆,施工期间恰逢雨季,又遇高考,任何一个环节卡壳都可能影响整体进度。
“只能全力攻坚克难。”将不足两个半月的工期细化到天,提前评估管线迁改等风险,增派管理团队与机械……随着约1000米的雨污管道、约5300米的强弱电管线,11200平方米的沥青路,约600个非机动车位陆续完成建设,新校门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8月15日,北校门正式投用。新校门直接连通滨江大道,宽24米的进出通道彻底告别了曾经的拥堵。
“校门一开,心安路畅”:民生工程里的“实”与“暖”
如今,上下学高峰时段,师生和车辆通过专用分流通道有序通行。据学校统计,新校门可分流师生约1500人次。“现在送孩子,即停即走,安心多了。”家长蒋爱萍笑着说道。
县政协委员雷秀锦发现,新校门还带动了周边风情街的人气:“以前这条街很冷清,现在因为人多,新开了奶茶店、文具店,感觉整个街区都被‘盘活’了。”
学校的获得感同样强烈。“现在,我校校园内已无社会住户,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校长黄少龙表示,“我们还有个建议,希望在我校新校门口设立一处公交站台,这样既可方便我校师生出行,也可提升周边区域居行品质。”
一个校门的“小切口”,撬动了交通优化、环境提升、商业繁荣的“大变化”。这场“攻坚战”的背后,是当地政协委员精准建言、政府部门高效联动、施工团队昼夜奋战、居民社区主动配合的多方协作故事,更是一份写满“急民所急、解民所困”的民主协商答卷。
责任编辑:小云
(央视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