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学姐的口袋”,了解更多内容
![]()
文稿 | 学姐的口袋
视频 | 学姐的口袋
01
间谍真是到处都有啊!
7月1日,央视又曝光了一起大案:一个稀土企业高管,把咱们的稀土机密卖给了境外势力。
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把它称之为“间谍大片”照进现实。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
02
那年,境外某有色金属公司,盯上了咱们的稀土。为了打探情报,他们派了个员工叶某,以“商业交流”为幌子,跑到咱们国内稀土企业进行“交流”,这个“交流”打引号啊。
接待他的人,是这个公司的副总成某,一个手握核心机密的关键人物。
![]()
两人年纪相仿,一来二去,两个人今天我请你吃个饭,明天我请你喝个酒,又是聊人生又是谈理想,感情迅速升温。
叶某一看机会来了,就顺嘴套消息:“你们公司稀土的数据能不能透露点?随便一点资料就行,放心,绝不让你吃亏,该给的钱一分不会少。”
成某心里当然清楚,稀土数据那可是国家机密。
但没办法,对方给的实在太多了。
他没忍住,还是迈出了那一步。
起初索要普通行业数据,后来胃口越来越大,直接要国家稀土收储的机密信息。一次套情报顺利成功,后面就更没了底线。
03
从那以后,两人就像上线和下线,频繁交易,成某专门买U盘拷贝文件,当面传递硬盘,付款通过现金和离岸账户,拆分小额交易,还提议用第三方公司倒卖稀土利润分红。
![]()
甚至,一次稀土收储招标会,这边刚开完会,那边完整数据,没两天就被送出境外。
04
到案发前,成某一共“卖了”7项机密,拿了51万美元的报酬,并且还还有所提防,把大部分钱直接转给了海外的家人。
结果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究没逃掉。
2023年11月,法院判决:叶某有期徒刑11年,成某11年6个月,没收财产90万并罚金10万元。
![]()
显然,成某绝不是孤例。
类似的故事在不同领域都上演过:
04
2024年4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一起案件,袁隆平院士团队倾注半生研发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被国内某农业公司总经理朱某偷偷卖给境外势力,一开始,他打着“合作制种”的幌子,把5种亲本稻种卖给了国外的机构,接着自己又新开了家公司,继续大规模向外兜售亲本稻种。
很快,朱某某那点歪门邪道就暴露了,国家有关部门一查到底,但这个为钱出卖国家粮食安全机密的叛徒,仅被判了一年半有期徒刑,消息一出,网友彻底怒了。
![]()
要知道朱某偷走的亲本种子,不仅是袁老团队数十年的心血,更直接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境外势力拿到它,就能轻易复制杂交水稻技术,甚至有可能反超我国农业优势!
05
这些“无孔不入的贼”,手段花样百出。
不止有成某、朱某某,还有更荒唐的:某部委干部张向斌,被外国女间谍用了“美人计”拿捏,不仅成了情人,还生了两个私生子。这成为间谍情报机关控制他的有力把柄。
2019年2月,张向斌因间谍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
还有国企驻外人员耿某,被威胁家人性命,于是他就向对方提供了50多份军工机密,2016年7月,耿某某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这说明啥?
间谍从不挑食,钱色并用,威逼利诱。只要有人心软、眼红,立刻就能上钩。
06
可能有人要问:这稀土有那么值钱吗?
别小看了它。稀土它虽然有个土字,但并不是“土”,而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
手机、电脑、风电、核磁共振、导弹、战机……没有稀土,全都不行。
一架F35战机,就要用到400多公斤稀土;一艘核潜艇,要上吨。新能源车,每辆车要用2.5公斤高性能稀土磁体。
![]()
就连你手里那台iPhone,也有稀土在里头。
更关键的是,中国稀土储量全球第一,占了一半,还能提供全部17种元素。简单说,全球高科技都得靠我们。
这就是为什么稀土被称为“王牌”。也正因为如此,西方盯得紧,间谍频频下手,搞起了稀土走私。
手段之离谱,让人哭笑不得:
把稀土粉末灌进塑料模特里;
混进瓷砖、溶进洗发水瓶子里;
甚至做成零部件,打上“工业配件”的名义出口。
07
结果,2024年12月到2025年4月,美国非法获得了3800多吨稀土,比前三年加起来都多!
这里有个问题考考你啊。
你说后来这些稀土走私案,是怎么被发现的?
嗯聪明!就是美国企业“举报”的。
一脸疑惑吧!为啥呀?
因为自从咱们禁止出口后,美国本土稀土企业眼看要发财,结果黑市突然冒出一堆“廉价中国货”,自己的利润全没了。
这些企业就急得不行,干脆实名向中国海关举报同行。很讽刺吧。
08
其实,卖国贼的危害,不只是眼前的经济损失。
明朝时,朝廷禁止铁器和粮食卖给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结果一些商人被白银迷了眼,把火药、铁器伪装走私,源源不断供给敌人。最后,这些铁器和火药,全砸在了明军头上。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彻底亡国。
今天的稀土走私,何尝不是一样?
表面看是几百万美元,实质是削弱了国家战略资源,是在亲手把武器交给对手。
![]()
好在,现在已经不是明朝,国家更不是吃素的。
商务部、公安、国安、海关,甚至最高法、最高检,多部门联手打击稀土走私。技术上,给稀土打上纳米级“电子标签”,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给每克矿石纹上“身份证”。
再怎么伪装,紫外线一扫就知道。
法治上,偷卖稀土不再只是“走私罪”,而是危害国家安全,最高可判死刑。
09
最后我想说的是,稀土被盯上,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1927年,北大助教丁道衡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发现了矿藏,怕被日本人发现,他只能趁着夜间秘密采集标本、记录地质数据,要不是他机灵,可能德国、日本早就掏空了。
1970年代,日本人想用优质钢铁“换矿渣”,周总理说“坚决不换”,硬是留住了这份宝藏。事实证明,如果那时卖了,今天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可能连影子都没有。
后来,稀土之父徐光宪靠一个“手摇漏斗”,硬是把稀土分离工艺做到了世界第一。没有他,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稀土话语权。
这就是战略资源的重要性。
守住了,它是国运;
丢掉了,就是国殇。
10
周总理当年说过一句话:“宁可存着,也要相信后人。”如今看,中国的后人没有辜负前辈。新能源车、风电、芯片、人工智能,都在稀土加持下腾飞。
如今的稀土,就是一张关乎国运的底牌。
间谍无处不在,但信念也无处不在。
好了,我是半耳聆,感谢关注。
![]()
文稿 | 学姐的口袋
视频 | 学姐的口袋
图片 | 网 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