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美国国防部内部系统突然发布一条代号“熔炉-7”的特急指令,要求数百名美国军方将领向弗吉尼亚州奎安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报到。
这场突如其来的将领集结,原因大概离不开特朗普团队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
9月中旬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跌破43%,国会民主党人正推动对特朗普集团海外交易的特别调查,而联邦法院刚受理了关于2024年大选期间竞选资金违规的新诉讼。
![]()
更棘手的是,10月1日新财年预算案卡在国会,军费开支条款因两党争执陷入僵局。
此时全体将领的紧急召回,很可能是一石三鸟的战术。
值得玩味的是集结地点选在奎安提科基地,这里不仅是海军陆战队指挥学院所在地,更是美军心理战部队的大本营,2023年美军模拟推演“大国核冲突”的“赤色天空”演习就在此举行。
选择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地点,不排除特朗普欲借军事氛围向外界释放强硬信号。
![]()
有分析指出,国防部近期悄悄更新了《战时指挥官应急手册》,新增“社交媒体舆论战”章节,这可能意味着美军正在为某种“混合战争”做准备,比如网络攻击后的认知域对抗,或大规模虚假信息反击预案。
其次从时间线看,9月28日恰逢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结束次日。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会上刚指责过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技术”,而特朗普此时召回将领,可能意图升级对伊施压。
但风险在于,这种高调军事调动可能反噬美国战略利益。
目前驻韩美军有4名上将同时离岗,朝鲜在9月26日凌晨试射了2枚短程弹道导弹;东欧方向,俄军黑海舰队同期宣布在克里米亚举行“反潜突袭演练”。
美军的临时指挥真空期,正给对手提供试探机会。
![]()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特朗普若借此推行“先发制人”战略,可能动摇美国与传统盟友的信任基础。
德国《明镜周刊》已发文质疑“美国是否在策划单边行动”,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刚推迟了原定10月的访美行程。
不过,美国已经管不了盟友的想法,因为若再不改变战略思想,对它而言将是危险的!
![]()
2025版《国防战略》草案中,“分布式杀伤链”和“算法战”取代了传统的大兵团作战理论。
举例来说,美军近期在关岛部署的“幽灵舰队”,由12艘无人舰艇组成的侦察打击群,已具备在人工智能支持下自主规划航线的能力。
而将领们突然回国,可能正是为研讨如何将这类新技术投入实战部署。
具体到地缘政治层面,三个热点区的动向值得串联分析:
![]()
亚太方向:菲律宾9月20日突然宣布终止与美国的《部队访问协定》,但同日又允许美军扩建巴拉望岛雷达站。
这种矛盾举动背后,是东南亚国家在中美间的摇摆。
美军将领会议可能商讨如何用“低政治成本”方式维持存在,比如扩大海岸警卫队合作,或派遣民事小组协助海上执法。
![]()
东欧方向:乌克兰在哈尔科夫反击受挫后,美国对乌军援效率从48小时延长至2周。而俄军近期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迫使北约要求美国增加驻波兰的F-35中队。
将领们需要权衡的是,加大常规武器输送,还是启动“核共享”框架下的战术反制?
中东方向:沙特与伊朗在北京斡旋下的和解进程,使美国第五舰队失去传统支点。
![]()
五角大楼9月最新报告显示,美军在中东的基地数量已从42个缩减至28个。特朗普可能要求将领们制定“轻脚印”方案,比如用无人机群替代航母巡逻。
但转型伴随阵痛,美军内部对战略重心争论激烈,太平洋司令部倾向将60%兵力部署印太,但中央司令部坚持保留中东能源通道控制权。
更棘手的是军费分配矛盾,陆军要求追加200亿美元更新装甲部队,太空军却要砍掉陆军项目以发展卫星群。
![]()
特朗普急召将领,或许正是要以总司令权威强行拍板。
无论是为打造个人政治遗产,还是应对真正迫在眉睫的威胁,这场秘密会议的结果都将像多米诺骨牌般影响世界格局,或许会引发外部冲突,也可能会成为美国战略收缩的前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