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近期,苏宁易购再度进行“1元大甩卖”处置家乐福子公司,这次一口气卖掉了12家。
今年以来,苏宁易购为加速推进化债而频繁处置资产,此前已在6月以同样“1元1家”的方式出售了4家子公司。经过两轮“甩卖”、剥离16家亏损子公司后,预计将使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增加近10亿元。
中报数据显示,苏宁易购上半年业绩有所回暖,不过公司核心主业盈利能力尚未恢复,当前债务压力仍然较大,未来的自救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子公司“1元甩卖”再现,一口气卖掉12家
据苏宁易购公告,其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的全资子公司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与上海启纾家福企业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向上海启纾家福或其控制主体分别以1元人民币对价出售12家子公司100%股权,合计出售金额为人民币12元。转让完成后,12家标的公司将不再纳入ST易购的合并报表范围。
对于出售原因,苏宁易购称,家乐福中国在中国下属子公司传统大型商超业务受外部环境及消费行为转变影响,叠加自身流动性不足,加之公司因自身流动性问题无法为其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自2023年起逐步关停传统大型商超业务。相关子公司均已停止经营,债务负担较重,通过本次交易,能够有效开展资产、债务重组工作。
公司此次处置的子公司涵盖长沙、济南、珠海、呼和浩特、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地的12家商业管理、超市类公司,均原属家乐福中国旗下企业。这些公司净资产均为负值,股权价值评估分别在-6.55亿元至-1.71万元之间不等。
苏宁易购公告显示,本次交易预计将对公司本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以2025年6月30日为基准,考虑剩余合并范围内公司对12家目标公司账面应收款项相关事项冲减出表处置收益的影响,预计本次交易合计增加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约3.83亿元。
这已不是苏宁易购首次对家乐福子公司“1元清仓”。今年6月,公司就以4元总价出售杭州、宁波、沈阳和株洲的4家家乐福子公司股权,接盘方同样为上海启纾,预计该笔交易完成后将增加归母净利润约5.7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苏宁和家乐福之间持续数年的股权收购纠纷刚刚宣告结束。
2019年,苏宁易购耗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但此后家乐福中国业务不断萎缩,双方就剩余股权收购条件及知识产权费用产生较大争议,并因此对簿公堂。2022年,苏宁易购也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戴帽”。
今年8月11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与家乐福集团达成全面和解,以2.2亿元一次性了结剩余16.67%股权收购尾款、知识产权欠费及多项仲裁索赔,并将在付款完成后100%控股家乐福中国,实施完成后预计增加债务重组收益约11.1亿元。随着与家乐福达成和解后,债务压力减轻,市场也期待苏宁能够尽快实现“摘帽”。
主业仍亏,“新债”又至
苏宁易购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8.95亿元,同比微增0.44%,这也是近6年来公司首度中报增收;实现归母净利润486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30.03%。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看似公司经营状况已显著好转,但盈利的增长实际主要来自资产处置等非经常性收益的贡献,主业仍未能扭亏。今年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8.6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5.30亿元进一步扩大。
苏宁易购2025年半年报
![]()
此前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苏宁易购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分别为2522.96亿元、1389.04亿元、713.74亿元和626.27亿元;净利润则连续亏损,分别为亏损42.75亿元、432.65亿元、162.20亿元和40.90亿元,累计亏损高达678.5亿元。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67.91亿元,同比下滑9.32%;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114.93%。虽然营收仍在下滑,但通过资产处置取得投资收益,成功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公司全年投资收益25.66亿元,主要包括债务重组收益、处置长期股权、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等。同样的,由于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25亿元,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未能“摘帽”。
更令人遗憾的是,苏宁易购一边努力甩卖亏损资产化解债务,一边却又收到了新的巨额“账单”。
9月10日,四川长虹(600839)公告披露了下属公司长虹佳华(03991)的子公司佳华数字与苏宁采购中心的诉讼进展。
2024年4月22日,佳华数字作为供货方,起诉苏宁采购中心拖欠货款。今年5月26日,法院一审判决苏宁采购中心支付佳华数字货款本金7.2亿元,资金占用损失1.25亿元及以7.06亿元计算的损失,合计金额近9亿元。苏宁采购中心因不服一审判决,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根据四川长虹公告,江苏高院送达的关于上述案件的二审《民事判决书》,判决结果为驳回苏宁采购中心上诉,维持原判,此次判决为终审判决。
苏宁易购通过处置亏损资产,虽在账面上短期内改善了利润指标并缓解了部分债务压力,但核心业务造血能力尚未恢复。与此同时,新的巨额诉讼赔偿等不确定性因素仍持续考验着公司的现金流与经营稳定性。公司能否彻底扭转困局,仍需观察后续业务转型与债务化解的实际成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