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
马元菊,小学语文教师,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广元市“骨干教师”“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三八红旗手”,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优秀教师”,学校首届“最受欢迎班主任”。
人物事迹
一束晨曦
天尚未亮,南山脚下,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操场上传来一阵阵响亮的口号声,那是马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正在进行踏步练习。马老师说:“要想孩子们做好,当教师的首先要做好,老师就是孩子们的榜样。”回到教室,孩子们笔直地站在桌椅后边,马老师向同学们问好:“早安,明硕5班的阳光好少年。”孩子们回应:“正心明道,硕学通透,做阳光好少年!”她说:“孩子们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要看见老师这道光,再成为一道光去照亮他人。”
 ![]()
一束匠心
全国新纪元教育年会,主会场灯光璀璨,各学科示范课万众瞩目,学校把语文竞教的任务交给了马老师。
暑假里,她把自己关进卧室,对着镜子试讲 20余次。开学后,查完寝回到教室,她面对46张桌椅,一遍遍练习授课内容,一句句推敲教学语言,直到文字像星光一样干净、精准。
正式上课那天,她用“情景式朗读”的方式,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徜徉,《田家四季歌》的韵味萦绕在教室里,久久不散。40 分钟的课堂结束,掌声如浪潮般响起,评委连连称赞:“想不到在广元这样的地方,我们也能见到如此精彩的课堂”。从此,这束饱含匠心的教育之光,被全国更多教师知晓、收藏。
 ![]()
一束俯身
“刺猬男孩”小墨,红领巾常散,脾气也爆。
早读铃响,他又把书摔在地上。马老师走过去,没有说教,只弯下腰,替他系好松开的红领巾,轻声问:“昨晚是不是没睡好?”
男孩的眼泪砸在她手背上。第二天,她把小墨的座位调到讲台旁,递给他一张烫金“红领巾管理员”聘书:“全班46根红领巾,归你守护。”一周后,早读铃响,小墨站在讲台上示范“8秒系红领巾”,全班鼓掌。期末他写道:“老师弯下腰的那一刻,我看见妈妈;当我为别人系红领巾时,我看见了自己。”如今,小墨的抽屉里还留着那张聘书,塑封得发亮,像一面小小的镜子,照着他越来越挺拔的背影。 那束俯身的光,让一个迷茫的孩子找到前行的方向。
 ![]()
一束家访
每学年两次家访,她坚持如约而至。
小欣父母在市场旁的药店卖药,药店就是“会客厅”。她把作业本铺在泡沫箱上,和家长一起聊生活、聊孩子;又把货架当“课桌”,让小欣朗读金波先生的诗歌《让太阳长上翅膀》:天上飞翔着光明的使者,沙漠里流来明亮的小河,长太阳的翅膀是我们的心,好把光和热送给所有的人。
市场嘈杂,药店也人来人往,却没有人打扰——顾客们自动放低了声音。那晚,小欣给老师发语音:“老师,原来读书的声音比喇叭还好听,只要愿意,处处都是读书声。”
一束跨越市场的光,让烟火气也氤氲成了书香。
 ![]()
一束星火
班级 46 个孩子,人人有岗,岗岗有责;班级岗位表被她设计成“光之星座”:窗台有“绿萝守护员”,黑板槽有“粉尘终结者”,后门有“情绪小邮差”。期末,她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微光卡”——写着“谢谢你替我______”。学生小晨写给“粉笔医生”小宇:“谢谢你每天把粉笔头排成彩虹,让我知道枯燥也可以发光。”小宇回赠:“谢谢你把瓷砖擦得闪亮,让我相信手脏也可以心亮。”
教室瞬间成了银河,孩子们唱起了班歌《明硕之光》。
一束束星火,从此开始接力。
 ![]()
一束远方
从教 27 年,她始终捧着一颗心来,做有光的教育。
校长说:“我们学校再多几束这样的光就好了。”
同事说:“和马老师搭班,心里永远亮堂。”
学生说:“她是我夜行中的灯塔。”
家长说:“把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
来源:广元外国语学校
初审/刘鑫 编辑/吴建序 复核/余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