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去上班的时候,路过楼下小区的绿化带,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桂花又开了!
秋分刚过,桂香渐浓,这也意味着,2025年的中秋节正悄然走近。
前些天听小区的几个老人们聊天,他们就问我们这些上班族,今年的国庆节和中秋在一起来,放几天假!我跟他们说一共放八天假呢!
![]()
老人们听了后却说,“今年的中秋节可不一般,是六十载一遇呢!”!后来还听到他们说,今年中秋节,家里有这四个人的要“躲月”,这样能躲出下半年的好运气!哪到底是哪四个人呢,听我给大家来好好唠一唠!
2025年的中秋确实透着几分特别。这一年是乙巳年,中秋正日落在10月6日,恰好夹在国庆长假中,形成10月1日至8日的连休时段,却也需在9月28日与10月11日补班调息。
更罕见的是,本年中秋明显晚于秋分,这种“月夕秋分后”的历法现象,让老辈人多了几分对节令的关注。在过去民间就有“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月夕秋分后,遍地出黄金”的说法,就是说今年中秋节在秋分节气后面,这是个好兆头,预示大丰收!
另外,今年中秋节当天还是“天赦日”,这更是多年难得一遇的好兆头,因为天赦日本来一年就是那么几天,一个季节就一天,而今年的中秋节撞上了秋季的天赦日,可以说是喜上加喜的好事了!
![]()
再来重点说一说“躲月” 的事情,这个“躲月”习俗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古代中秋节的一个习俗,其渊源可追溯至《淮南子》中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明代《帝京景物略》已明确记载“妇人妊娠者避月”,清代方志更系统化形成“躲月”的民俗体系。
这份习俗的核心,是古人对“阴阳调和”的追求,也是对生命不同阶段的呵护。
关于2025年需“躲月”的人群,民间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种基于传统命理,认为蛇、猪、虎、猴四属相需格外留意——属蛇者值太岁,运势易被放大;属猪者遇巳亥相冲,易逢变动;属虎者遭寅巳刑害,人际与心绪易受扰;属猴者逢破太岁,计划易生波折。
另一种则从身心状态出发,指向孕妇、婴幼儿、体弱者与新婚夫妇这四类人群,这与历代典籍记载一脉相承。
两种说法看似不同,内核却相通。都是说身体处于特殊时期的人,当天要“躲月”!尤其是属相之说,实则是古人对不同人群运势起伏的经验总结,本质是提醒特定人群谨守节律。
![]()
“躲月”的真谛并非“逃避月光”,而是“顺势静养”。时间上,需从10月6日日落起至次日清晨,这是月色最盛的时段。
具体做法可归纳为“避与静”二字:提前归家,拉紧窗帘减少月光直射,室内用柔和灯光替代强光;晚餐宜清淡,多饮温水,避免辛辣油腻;不赶夜路、不应酬,远离喧闹场合,让身心处于松弛状态。
尤其是要注意,当天晚上最好不要外出,更不要见陌生人,以免和对方发生什么冲突,从而影响一家人过节!
若恰逢出行,可将当日行程改为白天出行,或者是室内活动;即便在家,也可将其变为“家庭安静日”,关掉电子设备,与家人闲话旧事,烤一块月饼,讲一段月宫传说。
传统里提及在中秋节还有一个禁忌,就是“男不拜月”,这个也要注意的,就是当天如果祭拜月神家里的男主人就不要参与了,让女主人来完成就行!
![]()
实际上,古代民间流行的“躲月”习俗,更多的是要要求当天我们慎言慎行它是一个经验性提醒,不必强求,关键是保持心绪安稳。
换言之,“躲月”从不是生硬的禁忌,而是传统民俗中“趋利避害”的生存智慧。它提醒我们在团圆的热闹里,留一份对自然节律的敬畏,给身心一段缓冲的时光。
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常提醒,不能用手指月亮,不然会烂耳朵,这个也是古人传下来的一个规矩,就是要对自然心存敬畏,而躲月的习俗也是如此,凡事保持敬畏之心,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
无论是否在“躲月”之列,这份习俗都在告诉我们:中秋的核心是团圆,更是对自己与家人的呵护。
所以当天一切都要谨慎一点,并且要“以和为贵”!那么,你家乡有“躲月”的习俗吗?今年的中秋节,是不是要多月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