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记忆
![]()
运河镇正茂村,以革命烈士王正茂的名字命名,是一片承载着峥嵘岁月的红色热土。如今,这里正以“红色传承+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铺展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
走进运河镇正茂村,村口处的王正茂烈士事迹陈列馆格外醒目。王正茂的事迹也在村里广为流传,老人们常常给后辈讲起他的英勇事迹。
王正茂
1
1918年出生于运河镇二套乡。抗战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南下帮助响水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王正茂被推选为四维乡农救会副会长。
2
1941年,他调任二套乡乡长兼党支部书记。
3
1943年7月20日晚,洪文喜以协助购枪为借口,将王正茂诱至中山河偏僻处,从背后开枪将其杀害。
![]()
![]()
运河镇正茂村
村民 单祝年
1943年5月,王正茂带队活动时遭到伪军突然袭击,突围时中弹负伤。治疗两个多月后,他重返二套乡继续投入斗争。日伪军重金悬赏捉拿未果,转而买通悔过自新土匪出身的洪文喜,将他杀害,牺牲时才25岁。
![]()
尽管王正茂牺牲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与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1943年7月23日,原滨海县一区区政府在二套召开追悼会,将二套乡更名为正茂乡,即今天的正茂村,以志永久纪念。从村庄更名、纪念碑扩建,到事迹陈列馆落成,再到多种形式的庄重缅怀,这座以英雄之名命名的村庄,正将红色基因深植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沃土。
运河镇正茂村
村干部 杨帆帆
王正茂烈士为这片土地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们有责任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近年来,正茂村先后投入超千万元,建成12个基础设施与富民项目,形成以黄桃、冬瓜、毛豆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才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
![]()
在兴牧畜牧养殖场内,一头头毛色光亮的肉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养殖场负责人于飞看到牛群长势,脸上洋溢着喜悦。四年来,养殖场从无到有,存栏规模稳步扩大至88头。除本地市场外,常州、泰州等周边城市的客户也纷纷上门采购,销路不愁。
运河镇正茂村
养牛大户 于飞
2022年决定回来养牛,就是看好家乡的好政策好环境。现在年收益达到50万元左右。自己赚了钱,还能为乡亲们提供工作岗位,吸引大家一起把养殖业做得更兴旺,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
金秋时节,运河镇连片的西兰花苗在微风中漾起绿波,勾起人的欣喜与期待。2019年,李冬兰和丈夫彭大伟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夫妻俩先后投入近百万元资金,流转260亩土地规模种植西兰花,并建成50余亩大棚设施,推动标准化种植与机械化作业,大幅提升生产效益。
运河镇正茂村
西兰花种植大户 李冬兰
每次回家看到老一辈人慢慢变老,土地也种不动,心里特别难受。我就想,我们年轻人应该回来,能够照顾老人,也能为家乡实实在在做点事。
![]()
如今,李冬兰的种植基地年产值超150万元,并提供技术支持和销路共享,带动周边十几户农户共同种植增收,此外,收种季节临时用工60多人。
运河镇正茂村
西兰花种植户 彭正开
我们跟他们年轻人学习,种植西兰花,他们给我们提供技术,我们跟后面学习,他们还替我们代销,我们一年也能收入九万元。
![]()
如今,正茂村的新型社区拔地而起,不仅显著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也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而“新农人”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年轻一代在这片新的战场,像他们的先辈们一样,为建设美丽家园而奋勇前行。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