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于9月24日联合印发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正式公布。这份文件为未来两年建材行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在严格控制传统产能过剩的同时,通过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挖掘新的增长点。
对于卫浴行业而言,方案中蕴含着一个明确的信号:政府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消费升级的趋势被正式写入国家政策,家的升级正迎来一波政策红利。
![]()
01 政策背景:行业攻坚与转型契机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但当前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振、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挑战。《工作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业政策正式告别单一产能调控模式,转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方案设定的目标具体而明确:到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要超过3000亿元。这一量化指标为所有行业参与者描绘了清晰的增长蓝图。
为实现这一目标,政策采取了 “堵”与“疏”相结合的系统性策略。一方面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传统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则大力引导资源向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新赛道集中。
02 需求拓展:绿色建材与厨卫“焕新”的机遇
本次方案在需求端提出了多项直接利好卫浴行业的措施,其中两点尤为突出。
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将得以持续并深化。方案鼓励各地制定适合本地消费习惯的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并建立绿色建材消费专区和线下体验馆,创新举办“小而美”活动。
更为直接的是,方案明确提出 “加力扩围实施家装厨卫‘焕新’行动” ,并支持各地将绿色建材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范围。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陶瓷薄砖、智能马桶、整体卫浴、节能门窗、适老化建材等产品时,有望获得直接的政策补贴。
此外,方案要求落实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提升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这为符合标准的卫浴企业打开了通往庞大公共采购市场的大门。
03 供给升级:创新驱动与“六零”工厂愿景
在供给端,《工作方案》引导企业从“重规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
企业需要关注“先进陶瓷” 和 “整体卫浴”等方向。这些领域被列为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的重点,符合行业智能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方案中提出的 “六零”示范工厂概念,描绘了未来制造的愿景,即“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一线员工”的工厂。
这不仅是环保要求,更是对未来制造业运营模式的全面重新定义。卫浴企业需要将数字化和绿色化改造提升到战略高度。
04 行动建议:卫浴企业应对策略
面对这一政策窗口期,卫浴企业应主动调整策略。
贴近消费需求是关键。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好材料支撑好房子”行动中,加强对优质隔热保温材料、隔声材料、防水密封材料等产品的应用研发。
拥抱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企业可参考《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推动关键业务场景的适应性改造与规模化升级,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布局国际视野同样重要。方案鼓励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产业合作,推动产品、技术、标准协同“走出去”。具备一定实力的卫浴企业可以借此机遇,将中国市场验证成功的产品和模式推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一方案意味着不久后在进行家装厨卫改造时,购买智能马桶、整体卫浴、节能门窗等产品可能会享受到更直接的价格补贴,换新决策将更容易做出。
对于卫浴企业,则需要尽快调整产品规划与营销策略,关注各地配套细则的出台,积极申请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才能抓住这波政策带来的增长机遇。
可以预见,未来两年,从生产线到零售端,一场以“焕新”为主题的产业升级即将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