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有个货郎,姓冯名大柱,走南闯北做买卖,为人精明却也刻薄,常常缺斤少两,乡亲们背后都叫他 “冯抠门”。
他娶了个媳妇,姓刘名月娥,是邻村的绣娘,生得眉目温婉,性子却烈,常劝大柱做生意要实在,大柱总当耳旁风。
这年端午前,月娥想去镇上给公婆扯块新布做衣裳。大柱要去外地进货,嘱咐她早去早回,还塞给她一把油纸伞:“听说今日有雨。”
月娥揣着碎银,提着竹篮出门。镇上比平时热闹,卖粽子的、扎纸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她选了块藏青色的布,又买了些香烛,正准备回家,天上忽然乌云密布。
![]()
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月娥赶紧撑开油纸伞,往家赶。走到半路,雨越下越大,路滑得难走,她看见路边有间破庙,便想进去躲躲。
破庙不大,蛛网密布,墙角堆着些干草。月娥刚收起伞,就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满脸络腮胡,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她。
“小娘子也来躲雨?” 汉子嘿嘿笑,露出黄黑的牙齿。月娥心里发慌,往庙门退了退:“我等雨小了就走。”
“别急着走啊,” 汉子逼近几步,一股酒气扑面而来,“陪哥哥聊聊,不然这雨怕是停不了。”
月娥吓得脸色发白,握紧竹篮:“你别过来!我丈夫是货郎冯大柱,你若敢胡来,他饶不了你!”
汉子像是听到了笑话,笑得更凶了:“冯大柱?那个缺德货?他去年坑了我老娘的救命钱,我正找他呢!”
他猛地扑上来,月娥尖叫着反抗,却哪里是汉子的对手。油纸伞被撕烂,竹篮掉在地上,布和香烛滚了一地。
![]()
雨还在下,庙里只剩下月娥的哭声和汉子粗重的喘息。
不知过了多久,汉子扬长而去,留下月娥瘫在地上,衣衫凌乱,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淌。她慢慢爬起来,捡起地上的碎布,遮住自己,一步一挪地往家走。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大柱竟提前回来了,正坐在院里喝酒,见月娥浑身湿透,头发凌乱,皱起眉头:“咋弄成这样?”
月娥再也忍不住,扑到他怀里大哭,把庙里的事说了。大柱听完,气得把酒杯摔在地上,骂道:“哪个狗东西敢动老子的女人!我去杀了他!”
他转身就要去找刀,月娥却拉住他,眼神冰冷:“你别去了,这都是你自己造的孽。”
大柱愣住了:“你说啥?我造啥孽了?” 月娥抹了把泪,说出三年前的事。
那年冬天,有个老婆婆带着孙子来买布,说要给孙子做件棉袄过冬。大柱见她老实,就用次等布充好布,多收了一倍的钱。
“那老婆婆是他娘,” 月娥的声音发颤,“他说你坑了他老娘的救命钱,才…… 才报复在我身上。”
大柱的脸瞬间白了,他想起有这么回事,当时还得意自己精明,没想到……
“你总说做生意就是要奸猾,不然赚不到钱,” 月娥看着他,眼里满是失望,“可你忘了,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
大柱瘫坐在地上,说不出话。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做的亏心事:给人秤盐时用小秤,卖的针线是残次品,还曾把发霉的米卖给过路的客商……
夜里,月娥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肯见他。大柱在门外坐了一夜,烟袋抽了一锅又一锅,天亮时,眼里布满血丝。
他推开房门,见月娥坐在窗前发呆,眼睛红肿。“娥儿,” 他声音沙哑,“我错了,我这就去给那汉子赔罪,该打该罚,我都认。”
月娥没说话。大柱揣着些银子,去镇上打听那汉子的下落。有人说,那汉子姓赵,是个樵夫,脾气暴躁,因老娘被坑,一直记恨着冯大柱。
大柱找到赵家,见赵母躺在床上咳嗽,面黄肌瘦。赵樵夫见了他,抄起扁担就打:“你还敢来!”
大柱没躲,硬生生挨了一下,疼得龇牙咧嘴,却还是作揖:“赵大哥,我是来赔罪的。当年是我不对,这银子你拿着,给大娘治病。”
赵樵夫愣住了,赵母也睁开眼,看着大柱:“你…… 你真是那个货郎?” 大柱点点头,把银子递过去。
“我不要你的脏钱!” 赵樵夫把银子打落在地,“我娘的病就是被你气出来的,你赔得起吗?”
大柱捡起银子,放在桌上:“我知道我混蛋,你若还不解气,就再打我一顿,只要能让大娘好起来。”
他说着,“扑通” 跪下,对着赵母磕了三个头。赵母叹了口气:“儿啊,算了,他能认错,也算还有点良心。”
赵樵夫虽仍有气,却也放下了扁担。大柱请了郎中给赵母看病,又留下些银子,才离开。
回到家,他把这事告诉月娥,月娥的脸色稍缓:“知错能改,总比执迷不悟好。只是…… 我们之间,怕是回不去了。”
大柱心里一痛,却也明白,有些伤害,不是一句道歉就能弥补的。他收拾了东西,搬到了铺子里住,说要让月娥清静些。
从那以后,大柱像变了个人。做生意童叟无欺,秤总是高高的,卖的东西也都是好货。有人来买东西,他还会多送些针线,说:“以前对不住大家,现在补回来。”
乡亲们起初不信,后来见他确实改了,才渐渐原谅他。有回,一个客商多给了钱,他追出去二里地还给人家,脚都磨破了。
月娥看在眼里,心里的气渐渐消了。这天,她去铺子里送午饭,见大柱正在给一个老婆婆挑选布料,耐心得很,不像以前那样不耐烦。
“这块布暖和,适合做棉袄。” 大柱笑着说,还特意少收了些钱。老婆婆笑着说:“冯货郎现在可是个大好人。”
月娥站在门口,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转眼到了冬天,赵母的病好了大半。赵樵夫带着老娘,来给大柱道谢,还带来些山里的野味。
“冯大哥,以前是我太冲动,对不住你媳妇。” 赵樵夫红着脸说。大柱摆摆手:“不怪你,是我有错在先。”
月娥端来茶水,笑着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两个男人看着她,都松了口气。
开春后,大柱的生意越来越好,人们都说他是 “冯老实”,不再叫他 “冯抠门”。他把赚来的钱,一部分用来帮助村里的穷人,一部分交给月娥,说:“家里还是你做主。”
月娥没再提分开的事,只是夜里会抱着他哭,说心里的坎还是过不去。大柱就抱着她,说:“我等你,多久都等。”
这年秋收,村里来了伙强盗,抢了几家富户,还想抢大柱的铺子。大柱把银子藏起来,说啥也不肯交。
强盗们恼羞成怒,举刀就要砍他。就在这时,赵樵夫带着几个樵夫冲了过来,手里拿着扁担斧头,把强盗打跑了。
“冯大哥,我听说强盗来了,就赶紧过来了。” 赵樵夫喘着气说。大柱看着他,眼里泛起泪光。
经此一事,月娥终于解开了心结。她对大柱说:“你用真心换来了真心,我信你了。”
大柱抱着她,说不出话。
后来,月娥生了个儿子,取名冯念善,大柱说:“要让他记住,做人要善良,不能学他爹以前那样。”
冯念善长大后,跟着大柱学做生意,把 “诚信为本” 四个字挂在铺子里。有人问他为啥这么实在,他就把父母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赵樵夫也成了大柱的好朋友,两家时常来往,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亲如一家。赵母逢人就说:“知错能改就是好人,冯货郎现在比谁都强。”
大柱活到七十岁,无病无灾。临终前,他拉着月娥的手:“这辈子,我最对不住的是你,最幸运的也是娶了你。若有来生,我还想和你做夫妻,一定好好待你。”
月娥含泪点头。大柱闭上眼睛时,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 “诚信为本” 的牌匾上,金灿灿的。
月娥守着铺子,直到冯念善能独当一面,才把生意交给他。她常坐在门口晒太阳,看着来往的乡亲,想起当年的事,总会叹口气,却也带着笑。
人们都说,冯大柱能有好下场,全靠月娥的教导和他自己的悔改。而那个雨天的故事,也成了渭南一带的警示:善恶终有报,做人还是实在些好。
那间破庙后来被乡亲们修好了,里面供奉着观音像。有人说,在雨天去庙里,能听见观音娘娘的声音,说:“一念之差,谬以千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