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太多的人只为自己考虑,丝毫不考虑自己把路走窄了,后面的人可咋办。这不,媒体报道在2021年,一名同学入职了广西贺州学院,当了老师。工作一年,其本人申请,学校支持之下,她开始读博,但是是半脱产读博,关系设什么的还在广西贺州学院。5月份,博士马上毕业,这个女生直接提出辞职。学校直接被干懵了。合着学校花钱花时间培养完人,您拂了拂袖子走。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
那学校能干么?合同里写了博士毕业要回校工作六年,肯定不能直接被放鸽子。于是学校索赔17万元。
![]()
17万多么?假如这个女生顺利毕业的话,那真不多。等于17万买个博士。要知道如果这个女生没有入职贺州学院,没有学校背景,她未必能上这个博士。类似于这样的培养,学校都是要给收这些博士的学校和导师做工作的。
![]()
目前这个女生觉得17万索赔款过高,已经提出仲裁。
笔者以为,学校保守了,才要17万,应该要170万。要知道这个女生跟学校签了《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合同》。如果是普通教师你靠自己能力读了博,也不用签这个,不要赔偿,想走随时走就好了。可是你签了这个合同,这是有效力和约束的。
![]()
我们看合同,这个女生(读博)在校期间可申请最高15万元的学费借支,住宿费每年补贴上限6000元,同时每年享有两次往返交通费报销(总额不超过3000元/年)。其人事档案、社保关系及工资待遇将全额保留,并允许正常参与职称评定。取得博士学位后须为校服务满6年。若未履行服务期,除需全额退还学校资助的学费、住宿费及交通补贴外,还需按协议约定支付相应违约金。
![]()
这白纸黑字写的名表,而且你读博的去向和开销都是学校提供的,现在你出息了就跑了,放谁身上也不会答应。倘若真的只是赔了学校一两万,以后这个渠道估计就崩了。
行内人都知道:签了定向,等于学校依然保留她的职位编制,不用离职去读博。毕竟真要读书,这年头一个大学老师,弄个10几万不玩一样。其实这就不是钱的事情。
![]()
她是两头都要站,一边读博,但是又怕去读了,万一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先吊着单位;毕业后发现博士行情还不错,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一脚踹开原单位。
笔者以为精致利己的典范。又把后人的路堵死了!为一己私欲广西高校教师读博后辞职,被索赔 17 万
![]()
甚至笔者以为不只是学校那点钱的问题。学校支持读在职博士,读博那几年的工龄、工作经历都有,还有工资,上课的时间安排、请假等。少说几十万的好处。在职博士录取也容易些。这又是把路走绝了的,以后不会有这种两头好的事情了,无论这个事怎么判。都断绝了后来人的路。您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