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妈宝爸们,是不是每次听到宝宝哭,心就像被揪住一样,下意识地就赶紧抱起来或者喂奶?咱们都心疼宝宝,可你知道吗,宝宝一哭就抱一哭就喂,这里面藏着不少错误做法呢,快来看看你是不是还在犯。
一哭就抱的弊端
1. 阻碍自主安抚能力发展:宝宝其实和大人一样,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如果宝宝每次一哭,咱们就立刻冲过去抱起来安抚,宝宝就很难有机会去尝试自己平静下来。长此以往,宝宝会过度依赖大人的安抚,一旦大人不在身边,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焦虑,哭闹得更厉害。就像学走路的孩子,如果总是扶着走,就很难学会独立行走。宝宝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自己去探索如何应对情绪,这样才能逐渐发展出自主安抚的能力。
2. 影响睡眠质量:好多宝宝白天睡得好好的,一放到床上就醒,然后开始哭,家长就又抱起来哄睡。这其实是在无意中给宝宝养成了“抱睡”的习惯。宝宝在被抱着的时候,能感受到大人的体温、心跳,会觉得很有安全感,可一旦被放下,这种安全感消失,宝宝就容易醒来。长期这样,宝宝的睡眠模式就会被打乱,夜间也可能频繁醒来要抱抱,不仅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也让家长疲惫不堪。
一哭就喂的问题
1. 过度喂养:宝宝哭并不一定就是饿了。有时候,宝宝可能只是肚子胀气不舒服,或者想要寻求安抚。如果一哭就喂,很容易导致过度喂养。宝宝的胃容量是有限的,吃太多不仅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吐奶等问题,长期过度喂养还可能导致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增加日后肥胖的风险。就好比一个小杯子,不停地往里倒水,迟早会溢出来。宝宝的肠胃也是如此,承受不住过多的食物。
2. 混淆饥饿信号: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饥饿和饱腹信号。但如果一哭就喂,宝宝会混淆这些信号,搞不清楚什么时候是真的饿了。这样可能导致宝宝在该吃饭的时候不饿,错过了正常的进食时间,而在不该吃的时候却因为习惯被喂食,打乱正常的饮食规律。长期下来,宝宝可能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影响营养的正常摄入。
正确应对宝宝哭闹的方法
1. 观察判断原因:宝宝哭的时候,先别急着抱或者喂。花几秒钟观察一下宝宝的状态,看看是不是尿布湿了,身上有没有被什么东西硌到。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还不错,只是哼哼唧唧,可能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这时可以轻声和宝宝说说话,安抚一下,不一定非要抱起来。要是宝宝哭得比较厉害,就仔细检查宝宝身体,看看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如果实在找不到原因,再考虑是不是饿了或者困了。
2. 培养宝宝自主入睡:在宝宝还清醒但有些困意的时候,就把宝宝放到床上,轻轻拍拍宝宝,哼一些轻柔的摇篮曲,帮助宝宝放松。一开始宝宝可能会不适应,哭几声,但不要立刻抱起来。可以先在旁边观察,只要宝宝没有哭得特别厉害,就尝试让宝宝自己入睡。慢慢地,宝宝就能学会自己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3. 规律喂养:尽量给宝宝养成规律的喂养习惯,根据宝宝的年龄和需求,定时定量喂奶。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几个月内,喂奶间隔会相对短一些,随着宝宝长大,间隔可以逐渐拉长。这样宝宝能形成稳定的肠胃生物钟,知道什么时候该吃饭,减少因为混淆饥饿信号而哭闹的情况。
宝妈宝爸们,育儿路上我们都在不断学习,了解这些误区,及时调整应对宝宝哭闹的方法,才能让宝宝更健康地成长。别再让“一哭就抱一哭就喂”的错误做法,影响宝宝的良好习惯养成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