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 17 系列最让人惊喜的一点是:在价格未上涨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了 “加量不加价” 的诚意。小米 17 标准版的核心升级很直观 —— 在保持机身轻薄体态的前提下,成功塞进了 7000mAh 的大容量电池,解决了不少用户对 “轻薄与长续航不可兼得” 的顾虑,实用性直接拉满。而今年新增的小米 17 Pro,虽是定位小屏旗舰,却是三款机型里参数最均衡的一款:它在兼顾影像实力与续航表现的同时,还加入了创新的背屏设计,既保留了小屏的便携手感,又通过背屏拓展了拍摄交互等场景的实用性,差异化优势很突出。相较之下,小米 17 Pro Max 的升级方向则相对集中,主要体现在屏幕尺寸与电池容量上,其他核心配置与 Pro 版重合度较高;若单论核心卖点,7500mAh 的超大电池算是最突出的优势,适合对屏幕大小和续航有极致要求的用户。
所以从个人角度给出购买建议:小米 17 标准版性价比拉满,无需为额外功能付费,是追求实用、看重续航的首选;小米 17 Pro 凭借均衡的参数、出色的手感以及背屏带来的额外体验,成为兼顾日常使用与功能创新的 “最优选”;至于小米 17 Pro Max,更适合明确偏好大屏幕、对续航有 “用不完” 需求的用户,受众相对更细分。
![]()
2025 年 9 月 25 日晚间,小米召开新品发布会,核心推出小米 17 系列旗舰手机,共包含小米 17、小米 17 Pro、小米 17 Pro Max 三款机型,三款机型均搭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第三代 3nm 工艺打造,采用全大核 CPU 架构,同时全系支持 IP68 级防尘防水、100W 小米澎湃有线秒充与 50W 小米澎湃无线秒充,且兼容 100W PPS 通用协议,第三方充电头也可实现满血快充,系统方面则均预装基于 Android 16 的 Xiaomi HyperOS 3,基础体验保持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屏幕形态、影像配置、电池容量及特色功能上。
![]()
小米 17 机身尺寸为 151.1mm×71.8mm×8.06mm,重量 191g,提供白色、黑色、雪山粉、冰融蓝四种配色,机身配备 USB Type-C 双面充电接口,整体设计偏向轻薄便携。它的屏幕采用 6.3 英寸 OLED 柔性直屏,拥有 1.5K 分辨率(2656×1220),支持最高 120Hz 显示帧率和 3500nits 多场景峰值亮度,同时具备全局 DC 调光,玻璃盖板为小米龙晶玻璃,解锁方式采用 3D 超声波指纹,兼顾显示效果与使用便利性。处理器方面,小米 17 搭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采用台积电第三代 3nm 工艺制程,CPU 最高主频可达 4.6GHz,搭配 Adreno™ GPU 图形处理器与高通 AI 引擎,存储最高可选 16GB+512GB,采用 LPDDR5X 高速运行内存与 UFS 4.1 高速机身存储,能满足多任务处理与大型应用运行需求。相机系统上,它搭载徕卡专业光学镜头,后置 5000 万像素光影猎人 950 高动态主摄,拥有ƒ/1.67 大光圈并支持 OIS 光学防抖,搭配 5000 万像素 60mm 徕卡浮动长焦(ƒ/2.0 光圈,OIS 光学防抖)与 5000 万像素 102° 超广角(ƒ/2.4 光圈),前置为 5000 万像素超感光镜头(ƒ/2.2 光圈,90° 广视角),视频拍摄最高支持 8K@30fps,慢动作最高可达 1920fps。电池方面,小米 17 内置 7000mAh(typ)单电芯高能量密度硅碳电池,支持 100W 小米澎湃有线秒充、50W 小米澎湃无线秒充,以及 22.5W 有线 / 无线反向快充,续航与补电能力均衡。
![]()
与小米 17 的单屏设计不同,小米 17 Pro 在外观上保持了相近的便携尺寸,机身尺寸同样为 151.1mm×71.8mm×8.0mm,重量仅增加 1g 至 192g,配色调整为黑色、白色、冷烟紫、森野绿四种更显质感的选择,机身依旧配备 USB Type-C 双面充电接口,并新增了红外 / TOF 模块。屏幕升级为双屏设计,正屏仍是 6.3 英寸 AMOLED 屏,拥有 1.5K 分辨率(2656×1220)、120Hz 显示帧率、3500nits 峰值亮度与全亮度 DC 调光,玻璃盖板为小米龙晶玻璃;新增的 2.7 英寸 AMOLED 背屏分辨率为 904×572,同样支持 120Hz 显示帧率与 3500nits 峰值亮度,解锁方式依旧是 3D 超声波指纹,双屏设计提升了拍摄交互等场景的实用性。处理器与小米 17 一致,同为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存储规格则进一步升级,最高可选 16GB+1TB,机身存储提供 256GB、512GB、1TB 三种选择,满足不同存储需求。相机部分,主摄与超广角参数和小米 17 保持一致,长焦镜头升级为 5000 万像素徕卡浮动潜望长焦,支持 5 倍光学变焦,光圈为ƒ/3.0,可实现 20cm 长焦微距并支持 OIS 光学防抖,前置依旧是 5000 万像素高清镜头,视频拍摄最高支持 4K@120fps,更适合动态影像创作。电池容量方面,小米 17 Pro 内置 6300mAh(typ)高能量密度电池,充电规格与小米 17 相同,支持 100W 有线、50W 无线快充及 22.5W 反向快充,在便携性与续航间取得平衡。
如果偏好更大屏体验,小米 17 Pro Max 则是更合适的选择,它的机身尺寸扩大至 162.9mm×77.6mm×8.0mm,重量增至 219g,配色与小米 17 Pro 一致为黑色、白色、冷烟紫、森野绿,机身接口保留 USB Type-C 双面充电接口与红外 / TOF 模块,大屏设计更适合影音娱乐与双手操作。屏幕尺寸也相应升级,正屏为 6.9 英寸 AMOLED 屏,分辨率 2608×1200,支持 120Hz 显示帧率、3500nits 峰值亮度与全亮度 DC 调光,玻璃盖板升级为小米龙晶玻璃 3.0,耐用性更优;背屏尺寸扩大到 2.9 英寸 AMOLED 屏,分辨率 976×596,同样支持 120Hz 显示帧率与 3500nits 峰值亮度,3D 超声波指纹解锁保障了使用便捷性。处理器与前两款机型一致,搭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存储最高可选 16GB+1TB,机身存储仅提供 512GB、1TB 两种选择,更侧重大容量存储需求。相机系统中,主摄与超广角参数不变,长焦镜头升级为 5000 万像素徕卡超聚光潜望长焦,支持 5 倍光学变焦,光圈提升至ƒ/2.6,聚光能力更强,可实现 30cm 长焦微距并支持 OIS 光学防抖,成像效果在暗光环境下更有优势;前置仍是 5000 万像素高清镜头,视频拍摄最高支持 4K@120fps。电池容量大幅提升至 7500mAh(typ)小米金沙江电池,配合 100W 有线、50W 无线快充及 22.5W 反向快充,续航能力在三款机型中最为突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