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行情比较无聊,直接更新几个数据吧。
【股指期权的隐含波动率走低】
整个8月份市场的走势是非常健康的,波动率一路放大,指数踩着均线往上走。
8月25日是波动率的高峰,之后市场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震荡幅度加大,包括连续发生几天单日大跌,或者是日内大跌之后拉起来
流动性再分配,小盘股的流动性被大盘股吸走,老登股流动性被小登股吸走;
目前市场隐波走低,接下来的震荡幅度可能会降低,做波段可能会比较难受,做趋势可能会好一些。
9月初我也看的震荡,预估过本轮的震荡幅度,会小于300点,最近大盘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差在167点,看来还是分歧不够大。
【股债收益比继续走低】
当前市场讲述的逻辑是低利率下,资金要求的回报提升,所以股市系统性拔估值,这限制了PE百分位的有效性,因为不同宏观背景下,PE的中枢就不同,股债比就相对公允一些。
如下图:
![]()
沪深300和全A指数的股债比都显示,比当前便宜的是21年(和17年,全A指数的数据从18年开始)。
我觉得从某些方面对比,当下跟21年还确实挺像,只不过21年是大盘股贵,所以横盘了一整年,现在是小盘股贵,大盘股不算很贵。
但小盘股又跟科技概念关联度比较高,所以就特别纠结。
我也不知道到底的小盘股的高估值,限制了科技炒作的蔓延,还是科技带着估值一山更比一山高。
从目前的趋势看,是前者,也就是科技更加集中在了创业板和科创板,小盘股里的科技更多的是量化,都是镰刀,可能增量资金少一些,公司质地也的确差一些。
【债券】
大概两周前,我写过一次债券,结论是如果从股票的视角看,10年期国债不算贵了,但30年国债还是贵。
两周过去了,10年期国债横盘,30年期收益率又上行了10BP,但目前看30年期还不是很便宜。
如果从实体经济的视角,我觉得23年之后,国内的宏观周期是没有变化的,不管是PPI,还是企业所得税增速,再到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以及代表对未来信心的社融,都处在筑底阶段。
这些年一直降息降准,给企业带来的实际帮助是多大呢?
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的增速来看,21年-3.2%,22年-13.8%,23年-0.2%,24年-2.3%,可以说降息降准给企业确实是减负了。
但今年前8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手里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是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企业的利润还是止步不前,虽然不能说是降息不够的问题,但现在肯定是不支持加息,或者利率持续上行的。
从实体的角度不支持利率持续上行,但经济数据也没有比24年更差,只是持平。从金融市场风险偏好的角度,债券持续给股市压制。
我觉得当下利率水平是往上还是往下,基本就取决于监管的态度:
如果是觉得这样的宏观数据可以,KPI是能够完成的,那利率下行的空间不大,长债跌这么多反弹反弹就完事了。
如果是监管层觉得还要花大气力托底经济,那利率下行的空间就还有一些。
目前来看,市场的预期,以及监管给出的状态,都偏向前者。态度变化,起码需要等到四季度的重磅会议。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留言区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