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随着秋意渐浓,开学后,儿科门诊也迎来了新一轮就诊高峰。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郑绪阳说,最近儿科住院部收治的合胞病毒感染患儿有所增加,这一波感染高峰比往年来得更早。
“往年合胞病毒感染多在9月底、10月初开始明显增加,今年从8月底就已经抬头,现在每天大概能收6到7个因合胞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郑绪阳说,这些患儿多为2-3岁的婴幼儿,主要症状集中在发热、咳嗽、喘息,部分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急促等情况。
2岁娃反复高烧5天
辗转检查才揪出“元凶”
家住拱墅区的2岁男孩小宇(化名),上周突然开始发烧,体温一下就冲到了39.5℃。一开始家人们以为是普通感冒,在家给他喂了退烧药,体温暂时降了下来,可没过几个小时又再次升高,如此反复折腾了两天,小宇还开始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晚上根本没法好好睡觉。
眼看孩子情况不对,妈妈赶紧带着小宇连夜来到了市一医院儿科急诊。经过胸片、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等检查,小宇最终被确诊为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由于病情较重,被收入住院治疗。
易被误诊和普通感冒症状相似
“合胞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都有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很容易被家长忽视。”郑绪阳解释,随着病情发展,合胞病毒会更容易侵犯婴幼儿的下呼吸道,引发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出现喘息、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不过,郑绪阳表示,对于合胞病毒也不要过度紧张,这种病可防可治,大家只需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与疾病影响。
![]()
秋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抓住蛛丝马迹
进入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变大,加上空气干燥,除了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也将进入高发期,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都是重点易感人群。
郑绪阳表示,除了合胞病毒外,流感、腺病毒以及鼻病毒等都是在秋季易流行的病毒,这些病毒引发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迹可循。比如:流感起病急,一般会高热到39℃以上,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腺病毒可能叠加眼结膜炎、扁桃体肿大,严重时引发肺炎、心肌炎。鼻病毒多致普通感冒,症状轻且一周左右可自愈。
郑绪阳提醒,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宝宝及有基础疾病的孩子,感染后病情易进展,若出现持续高烧超3天、精神差、呼吸急促、喘息、拒食、尿量减少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做好这些防范措施
降低感染风险
面对秋季高发的呼吸道疾病,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郑绪阳结合临床经验,给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实用的防范建议。
首先,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流感季节来临前(每年9月-11月)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降低流感感染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尚无针对合胞病毒的国产疫苗上市,家长更要做好其他防护措施。
其次是勤洗手、常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定期给孩子的用品进行消毒。
另外,尽量避免去商场、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果必须去,给孩子戴好口罩。家长如果患病要做好隔离,避免亲密接触孩子。
最后,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适当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只要做好科学防范,就能有效降低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郑绪阳表示,家长也不用过度恐慌,一旦孩子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康复。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李煦
编辑 高欣奕
审核 罗祎 冯云浓
BREAK AWAY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