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骨质疏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补钙,但是,如果忽略了家里的一个烹调习惯——炒菜多放盐,可能会让家人骨质疏松。
高盐摄入会增加钙的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据统计,我国居民盐的摄入量约为健康推荐量的两倍。
![]()
![]()
![]()
△正常人的骨头(左)与骨质疏松患者(右)
![]()
![]()
![]()
![]()
![]()
03
我们吃了多少盐?
都说中国是美食大国,有很多各种各样美味的“下饭菜”,这些美食里都少不了盐的功劳。
过去40年期间,中国各年龄段人群的食盐摄入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大约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5克)的两倍。
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每人每天平均食盐的摄入量为10.5克。
2016年的评估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是9.2克,最多的地方是河南,其次北京、辽宁、陕西并列。
2019年,《柳叶刀》发布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因饮食问题引发的死亡率在全球处于第二档,其中一个原因是盐吃太多了。
![]()
随着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开始了“三减”行动。《中国居民营养与慢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食盐摄入量达9.3克/天。
然而,健康中国行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等都推荐我们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
04
如何少吃盐?
中国居民钠摄入约80%来自家庭厨房,包括烹饪时放入的盐、调味品以及咸菜。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盐的摄入呢?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用限盐罐或限盐勺
日常做饭菜时可以使用限盐罐和限盐勺来提示自己用了多少盐,限盐勺有2克、3克的,能更精准地控制用盐量。
![]()
■巧用烹饪技巧减少用盐
平时烹调食物时不用或者少用盐、酱油或鱼露等含盐的调味料,等到食物快出锅再加盐调味,吃起来会有咸的味道。
■利用食物本身味道来丰富口味
一些食物天然的味道也能让菜肴的口味变得更好,做某些菜时可以放醋,柠檬汁,或者辣椒来替代盐的咸味,既满足口味需要,也能减少盐摄入。
■限制咸味零食和快餐
很多儿童/成人零食,快餐含钠量都很高,如薯片、汉堡包、披萨等。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食物中的隐形盐也不容忽视,尽量避免少吃或者不吃。
![]()
■看营养标签,选择含钠较低的食品
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看营养标签,主要看钠的含量,优先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
■购买食盐时,可选择低钠盐
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低钠盐含有70%左右的氯化钠和30%左右的氯化钾,如果选择摄入等同重量的低钠盐,无形中就减少了30%左右的钠离子摄入。
■不咸≠不含盐
比如,话梅、番茄酱、面包、夹心饼干等食品,吃起来感觉好像不咸,但是也有不少“隐藏钠”,相当于过多摄入了“盐”,也要注意少吃。
来 源:央视新闻
编辑:昱璇、倪子涵
责编:李杉
审核:若文
终审:赖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