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计价器跳得比我心脏都快,3秒钟就翻跳1元!”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装置,配合司机师傅隐蔽的操作手法,出租车上的计价器数字开始疯狂上跳。2025年9月19日,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张某某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
2025年初,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到出租车计价虚高的投诉激增,许多外地游客和外国游客反映乘坐的出租车可能在计价器上做了手脚。对于上海部分出租车非法改装“小马达”进行宰客的行为,相关执法机关立刻组建联合整治专班,持续整治“小马达”现象,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人员追究相应刑事责任。2025年8月14日,该案由公安机关移送至闵行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小马达’安装简单,操作隐蔽,效果好,找我安装的人还不少。”面对检察官的讯问,被告人张某某供述,“小马达”可以通过向计价器发送虚假脉冲信号,直接篡改计价器里的里程数据。“‘小马达’安装在驾驶位前侧的方向盘下,通过一组线束连接。”承办检察官还发现这种装置有遥控、触摸和脚踏三种控制方式,遥控则指外置一个遥控器,触摸和脚踏的按钮都固定在出租车上。但无论哪种控制方式,都可以通过增强计价器的脉冲信号,增加车辆实际行驶里程的方式,达成多计费的目的。
本案虽案涉金额不高,但事关上海城市形象和出租车行业诚信经营环境,承办检察官受理案件后坚持依法履职,严格把握案件办理的全过程。面对案件涉及人员多、证据多的情况,承办检察官翻阅24份证人证言,将安装“小马达”的出租车牌照、安装时间、安装费用同张某某微信账单耐心比对、查证,并结合出租车公司的情况说明和测量机构的检定书,查清张某某犯罪事实和犯罪所得。
在全面查明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犯罪事实后,对该行为该如何定性?通过“小马达”操控出租车计价器,究竟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还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承办检察官发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司机需要操作“小马达”发射脉冲信号控制计价器计算里程数,不操作则不影响计价器计算里程数。这表明,“小马达”是以一种“作弊”的方式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但没有实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因此,承办检察官认为将张某某的行为定性为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更为准确,并以此罪名对张某某提起公诉。
经查,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之间,张某某共销售、安装上述“小马达”至少24台,获利人民币1.5万余元。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张某某最终被判处前述刑罚。
检察官表示,若乘坐出租车时发现计价器跳表快,价格金额不合理,请务必保存好乘车票据、拍照留证,及时拨打12345热线或者向交通执法部门反映相关情况,共同守护公平有序的出行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