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社区街角、老街巷弄里,藏着无数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门店——开了20年的包子铺、街坊从小喝到大的糖水店、修了30年鞋的手工坊...这些店最不缺的是口碑,最头疼的是‘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服务过50+家类似的老门店后发现:当传统传单遇上限流、当朋友圈广告砸不出水花,素人种草正以‘管用10倍’的效果,成为老门店破圈的新解法。
1.算笔账:素人种草 vs 传单,成本差 10 倍
一张传单印刷+派发成本约1.2元,按行业平均0.3%的到店转化率算,获客成本400元/人;而素人种草呢?有报告显示,通过30-50位本地素人发布真实体验内容,单条内容制作成本50-150元,综合到店转化率可达3%-5%,获客成本最低仅40元/人,效率直接翻10倍。
2. 为什么素人种草能降本增效?核心在三个‘真’
第一是真实场景。老门店的魅力往往藏在‘苍蝇馆的烟火气’‘老板亲自熬的汤底’这些细节里。传单只能印文字+照片,素人却能用手机镜头记录:‘阿姨揉面时沾了面粉的手’‘街坊熟客进门就喊的‘老规矩’’‘刚出锅包子腾起的热气’。某开了15年的社区面馆,我们筛选了30位‘爱拍吃播的本地宝妈’‘常逛老街的退休教师’,他们发布的‘藏在巷子里的老味道’系列内容,单条平均获赞2000+,评论区全是‘原来这里还有家这么香的面馆’‘周末带爸妈来’。
第二是真实信任。有报告显示,用户对素人推荐的信任度是品牌自宣的4.3倍。老门店最怕‘砸钱请网红,流量来了但留不住’——网红的‘精致滤镜’和老门店的‘粗陶碗’不搭,反让顾客觉得‘被欺骗’。而素人本身就是‘潜在顾客’,他们会说‘我从小在这附近长大,这家店比我年纪还大’‘我不是探店博主,就是单纯觉得好吃’,这种‘普通人的真实感’,让内容互动率比传单高23倍。
第三是长尾流量。传单发完就失效,素人内容却能在小红书、抖音、大众点评等平台持续被搜索。我们服务的一家28年老糖水店,去年8月通过素人发布‘夏天必喝的老广凉草茶’,今年6月仍有用户留言‘刷到去年的帖子,专门来打卡’。数据显示,这类‘素人老内容’带来的月均到店客流,是传单派发期的2.8倍。
我们服务的50+老门店中,成功案例都踩准了三个关键点
一是素人筛选,优先选‘门店3公里内居民’‘常发本地生活内容的活跃用户’;
二是内容设计,聚焦‘老板故事’‘制作过程’‘街坊日常’等差异化场景;
三是平台分发,小红书侧重‘场景故事’,抖音强化‘烟火气画面’,大众点评突出‘价格实惠’。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说‘素人种草比传单管用10倍’?不是否定传单的价值,而是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老门店需要更精准、更省钱、更长效的获客方式。当50+家包子铺、糖水店、手工坊用素人种草验证了这套方法论,我们想说:老门店的‘老味道’,值得被更多人‘新发现’。想要自己的老门店获新客吗?不妨试试新榜素人推,作为深耕素人种草领域的实战派,我们已为超50家老门店定制过可复制的种草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