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秋分至,秋蝉鸣。遂川县碧洲镇珠湖村农户卢和洋家来了几位客人——镇村干部组成的“入户听诉”工作队。队员们一边帮着剥花生,一边亲切聊家常。
这不是干部普通串门,而是听民声、解民忧、宣政策、促和谐,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
政策入户: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干部上门宣讲各种知识,还介绍了儿子去村里的公益课堂,替我省了不少心!”卢和洋的妻子刘晓梅高兴地说。驻村干部彭义香细致讲解,还留下来了一些宣传画册。
工作人员还根据卢家实际情况,解读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帮算“长远账”。“之前缴费时,总有点犹犹豫豫,听他们一算账,明白多了!”卢和洋笑着说。
针对有就业需求的农户,工作人员带来了最新企业招工信息表。“真没想到,把工作岗位送到家里来了,有几个岗位挺适合我,明天就打电话问问!”刚回村的青年傅腾飞看着招聘信息,脸上露出了期待笑容。
在“入户听诉”活动中,碧洲镇上门送“政策大礼包”,根据家庭情况,精准匹配和宣讲惠民政策。截至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解答咨询230余人次,群众对政策知晓度显著提高,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可喜转变。
错时走访:不误农时听真言
为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碧洲镇采取“错时走访”工作法,利用早晨、傍晚和农闲时间上门。“干部们真体贴,知道我白天要打理果园,管理店铺修摩托车,特地晚上来,一点都不耽误干活。”种植大户傅定辉感慨道。“这样的走访我们非常欢迎!干部和我们说话不打官腔,实打实着想。”
在村头大树下,在自家堂屋里,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没有拘谨,而是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村民们既反映道路修缮、自来水质、垃圾处理等民生问题,也对镇村工作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
“中心完小门口道路比较窄,每次接送孩子都特别堵,能不能拓宽解决?”“建议多组织一些农业技术培训。”“希望村里多搞点文化活动。”“水厂一下雨水质就不行,能不能解决?”……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着每一条意见建议,一本本《听诉日记》满载着群众的期盼。
镇党委副书记李孟华深有感触地说:“通过‘零距离’交流,听到了在办公室里听不到的实话,对改进工作很有帮助!”
排忧解难:民声诉求件件有回音
“入户听诉”贵在“听”,更重在“办”。碧洲镇建立了“收集-梳理-交办-反馈”闭环机制,确保所反映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精准传达并跟进。
前不久,该镇通过“入户听诉”,成功调解了村民王秋香和郭柳香因宅基地边界引发的多年纠纷。工作人员多次上门,量尺寸、查地籍、讲情理、释法理,力促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为这个事,好几年都和邻居没话说,没想到干部们这么耐心解决,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王秋香感慨。“现在看到村干部,觉得特别亲切。”
在白水村,村民反映留守儿童暑期无人辅导并担心安全问题,村两委立即协调童伴妈妈志愿者办起了暑期班,解决了20多个家庭的后顾之忧。“挺好!我们在外务工也不用担心孩子了。”家长们都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该镇通过“入户听诉”收集群众反映问题384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73件,调解矛盾纠纷25起。
驻白水村00后李轩表示:“第一次进农家时还有些拘谨,现在已能叫出绝大多数村民名字,熟悉具体情况,这种变化,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成长了。”(袁娟男、刘祖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