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家科技奖评选,可以说是历史上竞争最激烈、难度最大的一届。这次,全国各地送上来的项目,超过了1500个,最后留下来的,不到250个。
也就是说,80%以上的项目,都被淘汰了。这份竞争的残酷程度,对于各大高校来说,都关乎脸面。
尤其是985院校,拿着国内最好的资源,如果一点成果都没出,那就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但就是有这么几所学校,尴尬了一下。
![]()
25年国家科技奖初评,4所985颗粒无收,西交大12.5%稳超华科大!
从今年这个通过率来看,一定有学校的成绩是不理想的,任何细枝末节没注意到,都可能成为被淘汰的理由。
华中科技大学,今年有8个受理项目,因为缺乏足够的“落地证明”而被一票否决,连王牌学院,机械学院也没能幸免。
![]()
西安交通大学也有5个提名项目,因为类似的原因被刷。这直接导致西安交大的初评通过率,仅为12.5%,就算这样,也稳稳的超过了华中科技大学的8%。
12.5%这个概率,看起来挺低的,但清华大学的通过率,也只有18.8%。49个项目,只留下来9个。从这就能看出来,今年的审核有多严格。四川大学身为985高校,通过率甚至不足7%。
但就算是这样,这些高校也是用科研成果,保住了颜面,虽然不多。但今年的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西北农林,初评通过率挂零。
![]()
有同学可能说,是不是这些学校的含金量不够?以后这些学校会不会一直走下坡路?其实也不会,之前笔者也说了,今年是最严格的一年,而且,规矩很多。
没上榜的院校,不一定是科研能力不足!
今年这几所985高校,在2025年国家科技奖初评中通过率偏低,并不是项目本身的学术含金量不足。
而更像是今年评审规则发生重大变化后,一些以往的“强项”与新标准,暂未完全匹配的结果。就像“考试大纲”变了,学生还没反应过来,而不是不努力或者水平不够。
![]()
从前的评审,主要看发布了多少论文,申报了多少专利。今年不是了,今年的评审主要看的是,科研成果有多少能够落地的东西。
也就是说,要看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如果一个东西发明出来了,但是没有任何实际应用的可能,那也没机会进入评选。
所以,对于南开和华东师范大学这种,偏重文理基础研究的学校,就比较难。像今年北大和浙江大学,就很好的契合了这一点,并列第一。
![]()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种,工信部直属高校的表现,也十分出色。因为他们研究的方向,本身就是为了落地。
不能单看通过率!
这次评审,我们不能单独看通过率,还要看学校的整体投入,申请的项目总数。如果学校拿着全国最好的资源,结果申请的大部分都不合格,那就说不过去。
但如果学校本身就很困难,我们也不好强求。像兰州大学,近些年面临着大量教授和科研力量的离家出走,项目的通过率还能维持100%。
![]()
之所以数据这么漂亮,是因为学校只提交了一个项目。所以,我们也不能但看通过率,还要整体对比,考虑学校整体的性价比。
所以,对于这次失利的学校来说,还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正如分析所指出的,只要积极调整,将成果转化落到实处,在未来的评选中完全有机会卷土重来。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