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桂西革命老区百色,百色右江区委教育工委,创新构建“三聚焦提三力”党建工作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动能,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跨越。
聚焦组织建设,筑牢教育发展“压舱石”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建是魂之所系。右江区委教育工委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巩固年行动为总牵引,着力构建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教育党建组织体系。在健全领导机制方面,指导全区55所中小学校修订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生根。通过“常态化督查+专项抽查”模式,对学校党组织运行情况开展“全覆盖”排查,确保党的领导贯穿课程教学、德育建设等各个环节。
针对民办幼儿园党建薄弱环节,工委创新实施“联合建支部+选派指导员”双措并举:新成立5个民办幼儿园联合党支部,覆盖24所无独立党组织的民办园;为51所暂不具备建党组织条件的民办园选派公办学校党建指导员,实现党建指导“无死角”。
在班子建设上,工委启动校级领导班子专项考察,完成99名党政领导干部任免,优化教育集团领导体制,11个教育集团总校全面实行书记、校长分设,其余单设学校实现“一肩挑”,打造出一支“结构优、能力强、干劲足”的教育管理铁军。
深化融合创新,激活教育发展“新引擎”
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工委坚持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四同步”机制,推动二者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反应”。以“五好”学校建设为抓手,工委实施“党建领航、师资赋能、管理提质、文化润校、安全护航”五大行动,组织55所城乡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送课下乡”“管理互鉴”等方式,助力乡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右江区第六初级中学将书法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百色市第一小学打造红色教育阵地,龙川镇中心小学构建“劳动育人”生态链,一批特色品牌学校脱颖而出。
在课程改革领域,工委创新推行“党建+课程”“党建+教研”模式,开发《红色文化进课堂》校本课程,组织党员骨干教师成立120余个教研小组,常态化开展课题攻关。仅2025年,全区教师在各级优质课比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6项、自治区级86项,新立项自治区级课题12项,教学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
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工委构建“一核三带五育”党建品牌体系,重点打造龙景二小“灵慧笃行”、迎龙三小“红匠领航”等3个党建示范点。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带动23所学校优化党建工作方法,形成“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党建工作格局。
践行教育为民,书写民生答卷“暖心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委以“教育为民”为初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组织开展“争当潮先锋、争做好老师”主题实践活动,构建“线上+线下+实践”培养体系,全年开展思政培训、师德讲座等60余场,推动党员教师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为规范教育管理秩序,工委以“吃-穿-学”为切口推进基础教育治理,清退违规教辅费用153.26万元,规范44所学校校服采购流程,查处违规学科培训机构20家,退还家长费用20.11万元,持续巩固“双减”成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护学岗”问题,工委迅速整改,优化组织模式,明确家长自愿参与原则,切实减轻家长负担。
在志愿服务领域,“红城教师志愿服务队”开展“名师进社区”“暑期公益课堂”等活动130余场次,为20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帮扶。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首日,全区6.5万名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通过红色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右江区委教育工委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建设“优教强区”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右江力量。正如工委负责人所言:“我们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让党的旗帜在教育战线高高飘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黄海玲、李建俊、梁卓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