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城里农村,都有攀比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常态。
在城里还稍微好一点,毕竟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压力和负债,大部分时候都藏起来,很少跟人互相攀比交流,地方大了,就只关注自己的生活,很少去关注别人的家庭和生活。
但在农村,地方小了,大家饭后茶余总会从一个人讨论到另一个家庭,言语之中会不自主的评价起对方,顺便贬低一波。
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过年过节回村里开个好车就会引来村里人的注意,有的人为了充面子,专门在年前租了豪车开回家,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举手投足都是一股“老板”气质,年后一过,又灰溜溜的把车还给了租车公司。
也不怪他,在农村一到过过年的时候,这种攀比风气就越来越严重,过年回家挣了钱的恨不得大张旗鼓让全世界都知道,就算没挣到钱的也会吹嘘自己挣了多少,要不然觉得没面子,其实很多人都在外面厂里打工的。
回到农村,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
我其实特别讨厌过年期间的乡里乡亲的各种攀比,他们聚在一起,什么都要比,要么比收入,要么比谁买的房子大,地段好,谁买的车级别高,谁抽的烟高档点,这些都比不过就比谁结婚早,总之死活都要压你一头。
年龄到了,没钱的会在村里的地位越来越低。
这几年盛行在城里买房,在村里修建小别墅,光是我们村里就有几家重新推了旧楼,盖上了三四层的小洋楼,其实家里根本住不下这么多房间,也没这么多人,盖楼的成本也不低,一套小别墅弄下来几十万也没了。
更可笑的是,小别墅盖好了,也就过年那一段时间能住上一阵子,年后开春了家里的人又回归到城里打工去了,反复如此,我真不太理解他们盖楼的意义。
或许在别人提起房子的时候,他们有足够的谈资吧。
哪怕自己工作在外面其实过得并不如意,回到村里也要把自己包装起来,真正的打肿脸充胖子。
头两年,隔壁村的一个小伙子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打牌输了整整两万块。
小伙是在厂里打螺丝的,这是我后来听村里人讲起的。但他和村里人他是在城里做管理的,每月工资也差不多一万多,就连抽的烟最次也是50-60一包的,浑身上下都透出一股“我很有钱”的气息。
某天下午,村里几个年轻人围在一起“炸金花”,打底是5元,但会不停的累积加翻,牌好的时候谁都不想轻易开牌,就会一直加一直加。
炸金花可以很多人一起参加,当天一起玩牌的大概有7-8个村里的人,其他人听这个小伙说自己工资还挺高,就拉着他一起玩,每个人脸上都写着一股“我要赢钱”的渴望,我们旁观者也看得心惊胆战的。
一个下午时间,这个小伙输了整整两万块。
从茶馆出来的时候,他假装不在意的说,哎,手气不好,太倒霉了。说完就悻悻的走了,差不多到家家户户吃晚饭的时候,有人听见他们家传来吵架打闹声,这才知道,小伙子输掉的两万块是他今年挣来的所有钱了。
家里人正在跟他翻脸,吵闹不停,第二天清晨一大早,有人看见他背个包灰溜溜的走了,年也没过好,家人也闹心,钱还没了。
在农村除了攀比,还有嫉妒。
当听见小伙说他在外过得很好的时候,一些听进去的人就开始感到不平衡了,所以才让他打牌,输掉钱,至少能让他们平衡点,人性就是这样,当你有我没有的时候,总会想方设法让你损失一点。
农村人看似憨厚,实则狡猾。笑人无,恨人有;嫌人穷,怕人富。
为什么很多人越来越不想回农村,因为无形的攀比让人过得好累。
只要在农村超过了两个人就有碰撞,要么比房车,要么比存款,要么比收入,要么比自己的孩子,谁家的孩子又考上什么单位了,谁家的孩子又年入多少了,一旦比不过,就会不自主的把火发到自己家人身上。
他们老一辈的身上,都有股“面子文化”。
在农村结个婚订个婚也是要大办一场,五花八门的仪式,天价彩礼和三金,还要风风光光办一场盛宴,他们用尽了将近一辈子赚钱的钱,就为了办的大大方方,让亲朋好友看得起。
因为面子,担心面子,这也是大多数农村的缩影。
写到最后,我想说面子真的不重要,里子更重要,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自己强大后,是不需要靠那些外在的东西来装饰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