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销界,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品牌年轻化就是盲目追逐潮流,用最炫的设计、最火的IP、最新的技术来包装品牌。但真正高明的品牌增值策略,往往是在保持品牌核心基因的基础上,找到与时代对话的新语言。今天,我们就通过洽洽25周年坚果礼盒这个案例,来探讨品牌增值的本质逻辑。
品牌增值不是改头换面,而是基因进化
洽洽作为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瓜子大王",面临着一个经典难题:如何在保持品牌亲切感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这个平衡一旦把握不好,要么显得老气横秋,要么失去品牌辨识度。
精锐纵横团队在设计洽洽25周年礼盒时,没有选择简单堆砌流行元素,而是从品牌基因中寻找突破口。他们敏锐地捕捉到"洽洽"这个品牌名本身就是拟声词,模仿嗑瓜子的"qiaqia"声。这种声音联想是品牌与生俱来的资产,是消费者对洽洽的"信任画像"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任画像的原理很简单,一个人去就医,遇到头发花白的老医生,就会觉得水平高,遇到年轻医生,就会觉得水平低,每个消费者对特定产品都有信任画像,只有发现信任画像,对产品、形象、销售与传播进行信任画像梳理,才会让品牌畅销并高溢价。
基于这一洞察,设计团队创造性地将声音联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用唱片这一载体来表现"洽洽之歌"的概念。这不仅完美呼应了25周年的时间维度,还通过"通感"手法激活了消费者的多重感官记忆。
增值营销:从产品功能到情感共鸣
洽洽25周年礼盒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实现了从产品功能到品牌情感的价值跃升。精锐纵横团队没有停留在简单地展示坚果品质,而是将洽洽25年的发展历程比作一首精心谱写的乐曲。
这种比喻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暗合了消费者对洽洽的集体记忆。25年来,洽洽从"变炒为煮"的工艺革新,到建立全产业链的191项专利技术,再到连续五年全球销量第一的成就,确实像一支庞大乐队演奏的协奏曲。设计团队用金色唱片上的细腻线条表现这种"转动",将产品元素巧妙地设计成围绕唱片旋转的"音符小行星"。
这种处理方式既保持了庆典应有的红金配色传统,又通过唱片元素注入了现代感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它让消费者在打开礼盒的瞬间,不仅看到产品,更感受到品牌的历史积淀与情感温度。
信息层级:少即是多的传播智慧
在信息爆炸时代,包装设计最忌贪多求全。洽洽25周年礼盒在信息传达上体现了精锐纵横团队对"少即是多"原则的深刻理解。
设计师严格遵循主次顺序:品牌名和产品名作为核心信息置于唱片中央;25周年标识作为次重要信息环绕周边;而"时光流转、团圆共鉴"的温馨小字则作为情感触点点缀其中。这种层次分明的布局,确保了消费者在0.1秒的视觉接触中就能抓住重点,在3秒内理解全部关键信息。
这种信息层级的设计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基于对消费者决策路径的深入研究。当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时,清晰的视觉层次能够有效降低选择成本,这正是增值营销在产品包装层面的具体体现。
![]()
行业启示
在消费品市场,我们见证了太多老品牌在年轻化浪潮中迷失自我的案例。洽洽25周年的成功实践证明:真正的品牌增值不是改头换面,而是让品牌的核心价值以与时俱进的方式持续闪耀。这需要策划团队既要有对品牌历史的敬畏,又要有面向未来的创造力——这正是精锐纵横团队通过"信任画像×增值营销"方法论所展现的专业价值。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向国际舞台,这种基于品牌本质的增值策略显得尤为珍贵。它不追求短期流量,而是构建品牌长期竞争力;不依赖偶然爆红,而是系统性地提升品牌价值。或许,这才是中国品牌从"制造"走向"创造"过程中最需要补上的一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