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有一种痛苦叫“农村盖房”,回不去又卖不掉,彻底沦为“不动产”

0
分享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选择在城市买房,转而回农村盖起了小洋楼,享受田园生活。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下行,房价不断下跌,过去买房坐等升值,现在买房就是赔钱。

另一方面,回农村盖房也可能是出于一种“情怀”,或者说一种衣锦还乡的心理。



但话说回来,回农村盖房,缺点其实也不少,很多人直到房子盖成后才发现,最终还是成了负担。

那么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很多人是从2000年后开始涌入城市,那时进城买房成了潮流,为孩子读书、为落户口,农村人把一生积蓄砸进了城市的楼盘。

其中一部分人,在城市站稳脚跟后,又开始怀念老家的生活,空气好、环境美、没雾霾、没堵车、没有物业费,听起来多诱人,建房成了他们“落叶归根”的方式。



2015年,一位厦门务工者回到安溪老家,花了60多万元盖房,那时还算划算,25万元就能盖出一栋两层300平方米的带装修房子。

但现在,随着物价上涨、建材暴涨,建房成本一路飙升,30万起步、70万是常态,有些甚至破百万。

很多人一开始只是想要个小房子,结果在“别人三层我四层”的攀比下,越盖越大,越装越豪,攀比到最后,不是成就感而是负债累累。



但更关键的是,房子是盖好了,真正住进去的又有几个?

现实是,大多数农村房一年只住几天,很多连过年也没回去,空房子没人打理,时间一久,电路老化、水管生锈、墙体渗水、屋顶漏雨,外墙爬满青苔。



很多人建房前幻想的是养老,但建房后却发现处处不便,村里没医院、没超市、没外卖,没有天然气要用煤气罐或者是电磁炉,冬天水管冻裂,夏天蚊虫蛇鼠来访。

教育资源更是让人头疼,村里的小学合并撤销,孩子得骑电动车去镇上,家长接送费时费力,很多年轻人干脆一家都住在城里,老家房子就空着。



想租,没人租,想卖,卖不掉,想贷款,农村房子也不能抵押,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不动产”。

不过现如今,回农村盖房也不是想盖就能盖的,建房需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宅基地批准书》,一户一宅,有的建之前还要邻居签字,搞不好还会被阻工、恶意举报。



而且,城里人是不能在农村买房的,农村宅基地也不能随便流转,房子盖好了,产权归集体,自己只有使用权。

有人以为盖房是资产,其实它更像是一种消费,房子不保值,很多建了几十万的房,现在没人接手,甚至连亲戚子女都不愿继承,觉得是麻烦,父母年老去世后,房子就彻底空了下来,成了荒地上的一栋孤楼。



还有些人,盖房前想着回乡创业,可现实并不理想,农村机会少、市场有限,失败率高,很多人血本无归。

而且农村人情关系复杂,邻里矛盾频发,地界纠纷、人情开支,每年少说也要支出几千块,清明节、春节、婚丧嫁娶,样样都得出人出力出钱。



2024到2027年,是农村全面规划的时间段,2028年前宅基地确权要完成,这意味着,未来建房将越来越规范化、集中化。

政策鼓励集中建设,不再允许“东一户、西一栋”,错过了窗口期,可能连宅基地都批不下来,如果现在动手,那就必须做好预算、手续和心理准备。



那农村到底该不该盖房?如果家里在城里没有房,收入也不稳定,那最好别轻易动手,盲目跟风盖房,只会变成“甜蜜的负担”。

如果真有打算回去住,那就选在靠近镇上、有医疗配套的村落,房子不求高大上,实用才是关键,一楼住人、二楼备用、如果有三楼就做储物,不求豪华,只求稳妥。



还要记得材料要选防水防潮的,设计要考虑老年生活的便利性,道路要硬化、宽度要够,才不会下雨进不了家门。

但记住千万不要贷款建房,把未来的养老生活赌在一栋房子上,更不要因面子和攀比,硬撑出一栋豪宅,结果既没人住,也没人接手。



如果你只是想留个“根”,那可以简简单单盖个小房,哪怕只是节假日回来住几天,也算心安。

但如果你是奔着投资去的,想靠这房子未来有一天拆迁,那可能就要失望了,现在拆迁的越来越少不说,农村房子也几乎没有流通性,没有任何金融属性。



农村建房,归根结底,是一场关于情感、现实和政策的综合考量,不是不能建,而是要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是养老居所?是情感寄托?还是资产配置?答案不同,选择也不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到八十何为赢?不是钱权儿孙,而是这八种福气,中三条偷着乐!

人到八十何为赢?不是钱权儿孙,而是这八种福气,中三条偷着乐!

雪雪呀
2025-10-21 12:47:40
预制菜风波两个月,西贝“冰与火”:多个门店关闭,也有门店大排长龙

预制菜风波两个月,西贝“冰与火”:多个门店关闭,也有门店大排长龙

红星新闻
2025-11-09 20:10:17
官方出面!两次入狱仍死不悔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官方出面!两次入狱仍死不悔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诗意世界
2025-11-08 21:52:47
余华:我们对人性最大误会,是以为只要是人,都会有点人性和良心

余华:我们对人性最大误会,是以为只要是人,都会有点人性和良心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10-10 14:00:03
央八明晚播出!37集谍战电视剧来袭

央八明晚播出!37集谍战电视剧来袭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04:10:51
笑死,女子发文嫌弃三十岁的老公天天打游戏,网友们却站男方这边

笑死,女子发文嫌弃三十岁的老公天天打游戏,网友们却站男方这边

花心电影
2025-10-09 17:30:19
抗美援朝打响,一名国军战犯提出2条建议,毛主席下令:提前特赦

抗美援朝打响,一名国军战犯提出2条建议,毛主席下令:提前特赦

南书房
2025-10-03 18:23:44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贵州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贵州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贵阳网
2025-11-09 17:49:52
上海佘山:一套豪宅170亿,住的却不是中国人!

上海佘山:一套豪宅170亿,住的却不是中国人!

说故事的阿袭
2025-11-10 00:59:38
儿子谈婚这天,女方带10人提8个要求,我回5句话,她当场摔杯

儿子谈婚这天,女方带10人提8个要求,我回5句话,她当场摔杯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6 10:21:50
带孙子10年被赶走腾房间,2年后儿子来要钱,我怒吼:滚出去

带孙子10年被赶走腾房间,2年后儿子来要钱,我怒吼:滚出去

媛来这样
2025-11-05 07:46:14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16:08
西班牙帝后访华!莱后一袭黑色羊毛大衣绝美,莱昂诺尔公主没来

西班牙帝后访华!莱后一袭黑色羊毛大衣绝美,莱昂诺尔公主没来

红袖说事
2025-11-10 00:15:35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0 06:24:55
美国慌、印度叹、欧洲酸!福建舰的入役让各国的舆论“炸锅”了

美国慌、印度叹、欧洲酸!福建舰的入役让各国的舆论“炸锅”了

战刃
2025-11-08 20:22:11
3人20+仍难带队赢球!5年2.07亿,拿9分5板6助!这笔交易亏大了

3人20+仍难带队赢球!5年2.07亿,拿9分5板6助!这笔交易亏大了

毒舌NBA
2025-11-10 10:57:13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中国将迎来 “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中国将迎来 “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禾寒叙
2025-11-07 19:07:09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2025-11-10 11:16:49
知鉴明史 incentive-icons
知鉴明史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
2933文章数 52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疯言台湾问题 中方对她没什么好客气的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疯言台湾问题 中方对她没什么好客气的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325km 小鹏P7+增程版申报信息曝光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小黑靴”今年冬天又火了!这4组搭配照着搭就很时髦

手机要闻

科技昨夜今晨1110:曝苹果 iPhone 17 系列国内激活量超 825 万

教育要闻

奋斗的高光回响:哈工大招聘会,来的都是航天科工等国之重器企业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