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的想法,房子继承问题将来子女自己处理,独生子女100%继承,子女多的平均分。
殊不知,现实中的继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旦处理的不好,很容易家人反目。
![]()
典型案例:
深圳的李大爷,老伴早年去世,剩下86岁老父,和一个女儿小李,名下两套千万房产。
李大爷后来因病去死,没有立遗嘱,女儿小李虽是独生女,但不能100%享有继承(按法定继承,小李和爷爷可一人分一套房)。
小李过户当天,被工作人员告知需要爷爷放弃继承,才能完成过户。
然而爷爷另有三儿两女,得知爷爷可继承千万豪宅,几个子女死活不让老人放弃继承(因为按继承法,老人继承后的房子,将来几个子女也有继承权)。
最后,一家人为了一套房子,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家人反目。
同时,这个案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房产继承新规的关注,2025年以后,父母的房子全部都按照"新规定"处置,继承权无需再争抢了!
![]()
.01
新增两种遗嘱形式
①,打印遗嘱
对于年纪较大的老人,很难自己拟定遗嘱,新规增加的打印遗嘱,只要两个及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并且遗嘱人和见证人都在每一页签命标注日期,打印遗嘱就具备法律效力。
深圳90岁的杨奶奶,自己无法书写遗嘱,于是在律师的见证下,采取了打印遗嘱,将房子留给陪伴自己20年的保姆,
后来杨奶奶的子女起诉保姆拿假遗嘱谋财,法庭经过严谨审查,认定此份打印遗嘱真实有效,最后判定房子归保姆。
![]()
2、录像遗嘱
录像遗嘱时,也需要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老人必须自述遗嘱内容,并且和见证人都要按照身份证或者户口本上的登记姓名进行陈述,最好念出身份证号码,这样才能确认身份。
同时,录像遗嘱必须保证上半身影像或全身影像,脸部图像必须清晰,这样你的录像遗嘱才有法律效力。
江西的李奶奶在做录像遗嘱时,不仅介绍了在场健身人的身份信息,而且还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房产的分配意愿,整个录像过程都很清晰,这样的录像遗嘱,子女无话可说。
![]()
.02
公证遗嘱不再优先
以前的规矩是,不管老人立了多少遗嘱,最终,公证的遗嘱效力优先,
但新规以后,公证遗嘱不再有优先权,而是以最后一份合法有效遗嘱为准。
湘潭的庞大爷,早年立下公证遗嘱,儿子拿到遗嘱,从此对老人不管不顾,反而女儿长期悉心照顾。
后来老人重新立自书遗嘱,明确将房产留给女儿,庞大爷去世后,女儿拿出遗嘱主张继承,儿子拿出公证遗嘱将女儿告上法庭,法官最后判决,女儿给出的那份遗嘱为有效遗嘱。
这一结果既让我们看到了庞大爷的真实意愿得以实现,同时也足以说明新规的公平合理。
![]()
.03
引入“宽恕制度”
所谓的宽恕制度,说白了就是给犯过错的继承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如果继承人之前有虐待老人、或伪造遗嘱等,导致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事后能够改过自新,得到了老人的原谅,那么,继承人可以重新获得继承权。
江西王阿姨的儿子,长期虐待老人,被取消继承权以后,改过自新,开始对老人悉心照顾,最终王阿姨原谅了他,并恢复了他的继承权。
![]()
.04
扩大了继承人范围
新规明确,除了子女、父母、妻子/丈夫能继承遗产以外,特殊情况下,侄女,侄子,外甥女,外甥都有机会继承房产。
新余的张奶奶无儿无女,唯一的弟弟早年去世,多年来都是侄子悉心照顾她,后来张奶奶去世,侄子按照新规顺利继承房产和相关遗产。
.05
新规落地,给普通人几个建议:
1、老人提前规划房产继承
如果老人生前就立遗嘱,就可以避免子女在继承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文章开头的案例,就不会出现房子被其他人分割。
至于选用哪种遗嘱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定,身体好、有文化的老人,可以自书遗嘱;
行动不便且不识字的老人,可以在专业见证人的帮助下选择录像遗嘱或者打印遗嘱。
![]()
2、子女赶早尽孝尽责
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尽孝要尽早!房子不是人生的全部,百事孝为先,孝顺父母,比房产更重要!
3、家庭成员多沟通。
老人在世,坦诚交流房产继承,多沟通,了解老人想法,遵从老人意愿,才能维持家庭和谐。
![]()
总之,让老人在晚年能够安心,不再因房产分配问题而陷入家庭纠纷,这才是新规的核心价值所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