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2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品牌音乐会《海上生民乐》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与墨尔本演奏中心成功举办,两场音乐会由国际指挥大师汤沐海执棒。随后,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将于9月24日率团登台阿德莱德市政厅,为此次南半球巡演奏响收官之章。
《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海外巡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曾赴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美国、俄罗斯、泰国、以色列等国演出,登陆巴比肯艺术中心、巴黎爱乐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汉堡爱乐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圣彼得堡国立模范卡贝拉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厅,赢得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广泛赞誉。
此次澳洲之行,是该作品首度走进南半球,再度为这张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音乐名片谱写新篇。而就在音乐会收官的同时,剧场驻演版的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也收到了“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的消息,10月起将与全国其他优秀作品共同角逐这一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政府奖。
![]()
音乐会融汇古今中西,展现海派民乐多元魅力
音乐会选曲彰显海派民乐开放包容的艺术气质,既有古曲新编,亦有现代创作,以民族音乐与世界共鸣、跨界融合,传递出层次丰富的听觉体验与深厚的人文内涵。
演出以竹笛与乐队《湖光》经典开场,清越悠远的旋律如湖面晨雾渐散,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徐徐展开,揭开这场充满东方美学的音乐盛宴。
![]()
筝与乐队《墨戏》将书法中的虚实疏密化为音律起伏,于节奏张弛间传递中国文人的写意精神;琵琶与京胡《楚汉》融合古曲《霸王卸甲》与《夜深沉》,通过重新编配,以宏大的乐队语言再现历史英雄的气魄,奏响跨越时代的命运交响;二胡协奏《卧虎藏龙》以深情细腻的抒情与强烈的戏剧张力,演绎江湖侠义,展现中国当代音乐抒情与戏剧并重的语汇。
唢呐与乐队《凤舞》融合传统曲目《百鸟朝凤》与现代音乐元素,质朴旋律焕发蓬勃生机,传递出自信昂扬、朝气蓬勃的时代气象;五重奏与乐队《卉木拾音》从紫禁城古建筑中汲取灵感,从木结构的智慧到木制乐器的人文情怀,娓娓道来中国人古老的天地观念。
![]()
双二胡与乐队《查尔达什》改编自西方观众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名作,两把二胡精彩竞奏不仅展现乐器丰富的技巧与表现力,更赋予乐曲新颖的东方韵味。《丝绸之路》由神秘悠远渐至恢弘盛大,呈现多元音乐交融的壮阔图景;《共同家园》和谐温暖,编织出一幅绚丽的东方音响画卷。
音乐会尾声的《蜂飞》,改编自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五件中国乐器高速竞奏,展现高超技巧与默契配合,彰显当代青年演奏家的活力与风采。
![]()
媒体五星盛赞,多元观众共情民乐之美
悉尼演出后,澳洲极具权威性艺术评论杂志《Limelight》(《聚光灯》),发表了五星乐评,“最动人之处,莫过于音乐中真挚的情感共鸣。”
许多澳洲观众表示,这是他们首次沉浸式体验中国民族音乐,但已经可以感受到其典雅与创新并重的艺术魅力。
澳大利亚平面设计协会会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视觉艺术顾问理查德·亨德森先生表示:“音乐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能够直击心灵、超越国界。每一首作品都展现出非凡的创意与天赋,充满情感而又气势雄伟。乐队的音乐色彩丰富,编制与编配极具巧思,整场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在墨尔本学古典音乐的澳洲观众说:“这些乐器都是我们没听到过的,乐队的音色非常奇特,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吸引我。最喜欢疯狂的唢呐,原来中国音乐可以这么嗨!”
墨尔本演出圆满落幕后,指挥家汤沐海感言:“此次巡演中,乐团的进步有目共睹,不仅整体音色愈发醇熟松弛,音乐的情感表达也更为细腻深邃,尤其是在把握中西音乐融合的尺度上,可谓游刃有余。衷心感谢乐团的每一位艺术家,我们将继续为中国音乐艺术的传播与探索不懈努力。”
![]()
剧场演出入围文华奖终评
《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打造的原创音乐品牌,首演于2016年,是当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古典音乐的当代表达、中国音乐的国际表达彰显无遗。演出至今,推出多媒体音乐现场、民族管弦音乐会、民族室内乐等不同版本,充分展现海派民乐开放包容的艺术特色。
《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版先后赴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以色列等地巡演,登上巴比肯艺术中心、巴黎爱乐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汉堡爱乐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圣彼得堡国立模范卡贝拉音乐厅、悉尼歌剧院、墨尔本演奏中心等世界一流音乐厅的舞台,引发不同文化背景听众的共鸣和喜爱。
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则是由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指导,上海民族乐团与上海音乐厅合作推出的剧场驻演版本。该版本自2021年首演以来已完成6轮140场演出,不仅创造了国乐驻演的新纪录,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当代国乐创新的标杆之作。
![]()
开场曲《汲古》以距今九千年的骨笛启幕,展示了中国最古老的吹管乐器发出的质朴悠远的声音;
在古筝独奏《墨戏》中,音乐、舞蹈与多媒体交相辉映:古筝如挥毫泼墨,舞者似灵动笔锋,王羲之《兰亭序》的巨幅书法投影缓缓铺陈,三者共同构建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美学意境,将中国书法的气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蜂飞》则以国乐版《野蜂飞舞》展现炫技魅力,融入电音元素与打击乐互动,彰显传统乐器的现代生命力,让全场氛围达到高潮。
多种乐器的交响共鸣,象征着不同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相遇交融的历史图景,也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传承。
![]()
完成140场演出对任何表演团体都是巨大挑战,而《海上生民乐》团队将每一场演出都视为新的艺术探索。乐团还建立了科学的人才梯队,每首乐曲都配备2-3组演奏家,既保证了演出稳定性,又给了年轻演员成长空间。曾经,首演时的第一代演员有些成为了首席,有些成了团里的台柱子。随着“95后”,“00后”的加入,演奏家们以老带新,将演奏经验传递下去。前辈们毫无保留地指导,让初登舞台的年轻后辈们信心倍增。
“我们珍视每一次登台的机会,将其视为一次对艺术精进的探索,一次对文化表达的淬炼,一次与观众心灵对话的珍贵尝试。”乐团团长罗小慈说:“我们努力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求让每一次呈现都比上一次更纯粹、更动人、更能抵达人心深处那共通的情感家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