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中生白天上课总睡着?可能不是单纯缺觉,而是这种病在“作祟”

0
分享至

不少人因为失眠而深受困扰,还有一群人却因为“随时随地”睡着而痛苦。他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各种场景下入睡,如上课时不受控制睡觉,走着路突然睡着了......这种“秒睡”并非好事,这可能是一种罕见的睡眠病——发作性睡病。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发作性睡病日”。这种病的发病率很低,每2000个人中只有1个人发病,全世界约有300万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国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约70万,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由于发作性睡病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差异大,公众普遍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很多在儿童青少年发病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

近日,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收治一名在体育课上睡着的小伙,被确诊为发作性睡病。其主治医生张秋池为大家科普这一疾病。

高中生上课总睡着,体育课竟也能睡着

17岁的高中生小宇,是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二学生。班主任近期跟他父母反馈发现小宇总在课堂上睡觉,小宇自己也说,白天在学校老是不受控制地“断电式”入睡。小宇妈妈担心孩子课堂睡觉会影响成绩,每天晚上9点就督促小宇入睡。可即便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宇仍不受控制地在课堂上睡着。

直到前不久,小宇在上体育课时,突然脚下瘫软,睡倒在地。旁边的老师、同学一边呼喊,一边拍挪他,十几秒钟后,他又清醒过来,于是自己爬起,所幸只擦伤了膝盖,没有造成其他更严重的意外伤害。他回忆说:“当时虽然意识还比较清醒,但是身体极度困乏,眼皮一耷拉就怎么也睁不开,双腿一发软就倒了下去!”小宇家长意识到,孩子可能不是单纯的缺觉,赶紧带他到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神经内科问诊。

孩子并不是单纯缺觉,而是发作性睡病在“作祟”

“第一次在门诊见到小宇时,他的眼底带着明显的疲惫。”接诊的张秋池医师回忆道,“根据他的情况,又考虑他这么年轻,当时我就判断他所患疾病可能为发作性睡病。”为了验证判断,张秋池医师为他安排了“睡眠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睡眠监测排除了其他疾病(如生理性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导致的白天嗜睡,而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作为检测发作性睡病的金标准,确诊了小宇的这一病症。医生还为小宇做了下丘脑分泌素检测,以区分发作性睡病类型,确诊为发作性睡病1型患者。

小宇在确诊并接受治疗3个月后,已经能正常上学,体育课也能参与简单的运动,只是会避开剧烈活动。他的妈妈说:“以前还以为孩子‘偷懒’,现在才知道是病,早发现、早治疗太重要了!”

发作性睡病的核心表现“一主四辅”

小宇的症状并非个例,发作性睡病的核心表现可以总结为“一主四辅”,很多患者会先出现辅助症状,却容易被忽视。

核心症状:不可抗拒的“白天嗜睡”

小宇的课堂“秒睡”,就是发作性睡病最典型的表现——白天过度嗜睡(EDS)。这种嗜睡和普通的“没睡够”完全不同:无论身处课堂、办公室,甚至走路、吃饭时,患者都会突然感到强烈的睡意,哪怕前一晚睡眠充足,也无法控制,只能“被迫入睡”,每次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醒来后会短暂清醒,但很快又会陷入困倦。

很多患者会因此影响学业或工作:学生上课漏听知识点、考试时犯困;上班族开会走神、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因突然嗜睡发生意外(如骑车时睡着、操作机器时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被误解的“四大辅助症状”

小宇体育课“摔跤”,其实是发作性睡病的另一个典型症状——猝倒发作,这也是最危险的症状之一。除了猝倒,还有三个症状也常伴随出现,却容易被当成“心理问题”或“坏习惯”。

猝倒发作:最具特征性的症状,约70%的患者会出现。通常在情绪波动时(如大笑、兴奋、愤怒、惊讶)触发,表现为突然的肌肉无力——可能是嘴角下垂、说话含糊,也可能是手脚发软、站立不稳,严重时会直接摔倒在地。但发作时患者意识清醒,只是无法控制身体,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后会自行缓解。小宇就是在跑步时情绪稍显兴奋,引发了下肢肌肉无力导致摔跤。

睡眠瘫痪:约50%的患者会经历。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刚醒来”时,患者意识清醒,却无法动弹、无法说话,有时还会伴随幻觉(如看到黑影、听到声音),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恐惧。很多患者会误以为是“鬼压床”,不敢告诉他人,导致症状被隐瞒。

入睡前/醒后幻觉:约30%的患者会出现。入睡前可能看到闪光、人物、场景(如“看到房间里有陌生人”),或听到奇怪的声音;醒后可能混淆梦境与现实(如“以为刚做的梦是真的”)。这些幻觉往往生动逼真,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异常”。

夜间睡眠紊乱:患者虽然白天嗜睡,但夜间睡眠质量差,容易醒、多梦、打鼾,甚至出现睡眠中肢体抽动,进一步加重白天的困倦,形成“白天睡不够、晚上睡不好”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得发作性睡病?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平时很健康,得这种病是不是因为学习太累了?其实,发作性睡病的病因和“累”关系不大,核心与大脑中的一种关键物质——下丘脑分泌素(也叫食欲素)有关。

下丘脑分泌素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开关”,能让人保持清醒。当大脑中产生下丘脑分泌素的神经元大量受损(丢失率超过80%)时,“清醒开关”失灵,就会出现白天嗜睡、猝倒等症状。

目前医学上认为,这种神经元受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01 自身免疫因素

多数患者体内存在针对下丘脑分泌素神经元的自身抗体,可能是免疫系统“误攻击”了自己的神经细胞,这是最主要的病因;

02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携带特定基因(如HLA-DQB1✕06:02)的人,患病风险会比普通人高;

03 环境因素

感染(如流感病毒、链球菌感染)、压力过大、睡眠作息紊乱等,可能会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成为“导火索”。

需要强调的是,发作性睡病不是“心理疾病”,也不是“意志力薄弱”,而是实实在在的神经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科学治疗。

确诊发作性睡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多导睡眠图(PSG):评估夜间睡眠质量

先通过PSG监测患者一夜的睡眠:记录脑电、眼动、心率、呼吸、肌肉活动等指标,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憋气)、不宁腿综合征等其他导致嗜睡的疾病。发作性睡病患者的PSG通常显示“睡眠结构紊乱”,比如入睡快、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即“做梦睡眠”)提前出现。



02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诊断“白天嗜睡”的金标准

在PSG检查后的第二天进行,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尝试入睡5次,每次间隔2小时,记录“从躺下到入睡的时间(睡眠潜伏期)”和“是否出现REM睡眠”。

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表现很典型: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正常人通常>10分钟),且至少有2次入睡后很快出现REM睡眠(即“睡眠始发REM周期”)。小宇的MSLT结果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仅5分钟,且有3次睡眠始发REM周期,符合诊断标准。

03 下丘脑分泌素检测:区分发作性睡病类型

发作性睡病分为1型和2型:1型患者(如小宇)通常有猝倒发作,且脑脊液中的下丘脑分泌素水平显著降低(<110pg/ml);2型患者没有猝倒发作,下丘脑分泌素水平可能正常或轻度降低。通过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中的下丘脑分泌素,能帮助明确分型,指导治疗。

发作性睡病能治好吗?

很多患者和家长听到“神经系统疾病”就慌了:“这病能治好吗?孩子以后是不是都不能正常上学了?”其实,发作性睡病虽然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绝大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症状,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药物治疗:针对性控制症状

控制白天嗜睡:常用药物包括莫达非尼、哌醋甲酯等,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减少白天的“不可抗拒睡意”,帮助患者保持清醒。小宇在服用莫达非尼后,课堂上的嗜睡症状明显改善,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了。

预防猝倒发作:对于有猝倒的1型患者,常用文拉法辛、氟西汀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能减少猝倒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根据症状调整剂量,避免副作用。

改善夜间睡眠:如果患者夜间睡眠紊乱明显,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短效的镇静催眠药物(如唑吡坦),帮助调整睡眠结构,减少夜间觉醒。

生活方式调整:比药物更基础的“治疗”

药物是“助力”,生活方式调整才是控制症状的“基石”,这几点一定要做到: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包括周末),避免熬夜,保证夜间睡眠充足(通常需要7-8小时);

白天“定时小睡”:每天安排2-3次短暂小睡(每次15-20分钟),比如午饭后、下午3-4点,能有效缓解白天的困倦,减少“突然秒睡”的风险;

避免“触发因素”:尽量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如过度兴奋、愤怒),减少猝倒发作;避免长时间久坐、空腹或过饱,这些都可能诱发嗜睡;

安全防护:避免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危险工作或活动,如驾驶、操作重型机器、高空作业等(症状未控制前);上下楼梯、骑车时放慢速度,防止猝倒时摔倒;

心理支持:很多患者会因“白天嗜睡、猝倒”感到自卑、焦虑,家人和朋友要多理解、鼓励,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避免心理问题加重病情。

最后张秋池医师提醒:如果身边有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出现以下表现,别再当成“懒”或“压力大”,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睡眠医学科就诊:

01 白天频繁出现不可控制的睡意,甚至在走路、吃饭时“秒睡”;

02 情绪波动时突然出现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甚至摔倒;

03 经常在入睡或醒来时“无法动弹”,伴随幻觉和恐惧;

04 夜间睡眠差,多梦、易醒,白天却越来越困,影响正常生活。

通讯员 张孟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演员倪妮发律师声明,否认“有后台”等传闻,表示将通过法律维权

演员倪妮发律师声明,否认“有后台”等传闻,表示将通过法律维权

极目新闻
2025-11-01 12:11:28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舅舅照顾3个外甥近10年”引关注,舅舅回应:20岁开始照顾,那时刚中专毕业

“舅舅照顾3个外甥近10年”引关注,舅舅回应:20岁开始照顾,那时刚中专毕业

红星新闻
2025-11-01 22:30:18
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而为中企送来订单

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而为中企送来订单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1 03:25:57
1-0,英超第9掀翻英超第3,佩德罗一剑封喉,切尔西逼近前二

1-0,英超第9掀翻英超第3,佩德罗一剑封喉,切尔西逼近前二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3:32:28
退休夫妇从32楼跃下,3年后房被贱卖,买主深夜竟听天花板有脚步声

退休夫妇从32楼跃下,3年后房被贱卖,买主深夜竟听天花板有脚步声

罪案洞察者
2025-09-23 14:37:35
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9岁马伊琍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9岁马伊琍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1 10:43:34
中国环境报:种植营养土竟然是工业毒废土,是谁拿着资质坑国家补贴?

中国环境报:种植营养土竟然是工业毒废土,是谁拿着资质坑国家补贴?

澎湃新闻
2025-10-31 17:05:11
巴基斯坦“罕见公开”!

巴基斯坦“罕见公开”!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1 09:12:16
曾经的中产标配,如今暴跌66%,又土又贵的女装,成了时代的弃儿

曾经的中产标配,如今暴跌66%,又土又贵的女装,成了时代的弃儿

青眼财经
2025-10-28 10:34:29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国足深夜传消息!11月热身赛再度告吹,10人进入选帅最终面试

国足深夜传消息!11月热身赛再度告吹,10人进入选帅最终面试

体育吐槽
2025-11-01 23:54:25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风向彻底变了?外媒已经开始承认,中国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领先

风向彻底变了?外媒已经开始承认,中国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领先

大卫聊科技
2025-10-31 14:35:13
官宣,乒乓奥运冠军被调查,涉嫌受贿,弟弟波及,单笔涉及7位数

官宣,乒乓奥运冠军被调查,涉嫌受贿,弟弟波及,单笔涉及7位数

乐聊球
2025-10-30 10:06:06
3-2,3-0!法国冠军赛,王艺迪逆转过关,国乒劲敌大胜晋级

3-2,3-0!法国冠军赛,王艺迪逆转过关,国乒劲敌大胜晋级

小哆说体育
2025-11-01 22:07:28
日本穆斯林人数十年翻倍,日本女性嫁穆斯林而改宗

日本穆斯林人数十年翻倍,日本女性嫁穆斯林而改宗

桂系007
2025-09-02 10:12:24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热风追逐者
2025-09-24 23:41:51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娱圈小愚
2025-11-01 13:16:20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2025-11-02 05:12:49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3798文章数 1403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健康
亲子
教育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