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拆解频道iFixit发布了苹果iPhone 17 Pro的维修测评视频,为我们揭开了这款新品在维修与内部设计方面的诸多细节。
![]()
拆解从后盖开始,维修人员先对后盖进行加热处理,随后利用吸盘和翘片顺利打开后盖的玻璃部分。打开后,只需拆下一颗螺丝并移除无线充电排线,就能轻松将后盖与机身分离,这一过程相对简便。
而在屏幕拆解环节,同样先进行加热,接着使用大吸盘和翘片取下屏幕。取下屏幕排线固定螺丝并断开排线后,iPhone 17 Pro的新设计“电池托盘”映入眼帘。这一设计颇为独特,其体积比电池本身大,覆盖主板和电池部分,表面还涂有石墨烯涂层,为手机性能稳定提供了一定保障。
![]()
拧下多颗螺丝后,“电池托盘”被取出。这个托盘并非中框的一部分,只是电池的固定框架。其底部采用支持快拆技术的粘胶,只需给底部拉条通上12V电,电池粘胶便会分离,电池自动脱落。而且,该电池采用钢壳包裹,大大增强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托盘”内还配备了VC均热板。它由密封金属腔体及少量去离子水构成,当手机温度升高时,液体受热汽化并在腔体表面疏散热量,随后蒸汽冷却液化,如此循环,能快速将手机内部的热量导出。得益于新加入的VC均热板和铝合金机身,iPhone 17 Pro系列手机在运行高负载任务时,机身温度更低,也不容易降频。不过,这种技术在安卓阵营几年前就已普及,并非苹果独有。
![]()
本次iPhone 17 Pro的底部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苹果取消了此前可从正反两面拆解的双入口设计,现在若要更换电池、摄像头模组、USB - C接口,必须先拆掉屏幕。特别是拆掉USB - C接口,需要拧22颗螺丝,iFixit认为这一过程“相当繁琐”,无疑增加了维修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主板方面,采用了类似堆叠的设计。拆下主板前,需要先移除后摄模块,并且在取出主板前必须手动给主板翻面,移除毫米波排线等。主板采用双层设计,内部搭载了A19 Pro芯片、N1 Wi - Fi芯片,还配有高通基带,这些核心部件的集成使得主板结构更为紧凑,但也给维修带来了一定挑战。
![]()
iFixit在视频中还对iPhone 17 Pro是否容易划伤进行了测试。他们使用显微镜和4级莫氏硬度的测试仪进行实测,结果显示,iPhone 17 Pro的相机模组区域比较容易刮花。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机械工程教授David解释道,这种损伤被称为“剥落”。由于相机模组部分边缘锋利且平直,阳极氧化层的附着力不足,当手机放入口袋与钥匙等硬物摩擦时,就更容易产生可见划痕。这一设计缺陷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手机的外观美观度。
![]()
与iPhone 16 Pro相比,iPhone 17 Pro的可维修性有所下降,同时本次17 Pro的可维修性也略低于iPhone Air。不过,苹果提供了官方维修手册,从拆解过程也可以看出,工程师在设计手机时已经考虑到了维修需求。例如,部分部件的拆解虽然复杂,但仍有章可循。因此,iFixit给iPhone 17 Pro给出了7分的可维修性评分(满分10分),说明这款手机在维修方面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和可操作性。
iPhone 17 Pro在维修性和内部设计方面既有创新亮点,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便捷的后盖与屏幕拆解、创新的电池托盘与均热板设计值得肯定,但复杂的底部结构、主板堆叠设计以及相机模组易划伤等问题,也给维修和使用带来了一定困扰。希望苹果在后续产品中能够进一步优化设计,提升手机的可维修性和耐用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