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筹备:科学规划,筑牢安全防线
1.精准勘察与方案定制:通过无人机航拍、结构应力检测、地下管线探测等技术,全面掌握烟囱的高度、混凝土强度、内部烟道结构及周边环境。据此制定 “分段拆除、由上至下、对称作业” 的方案,明确每段拆除高度、作业人员配置及应急措施。
2.安全培训与设备核验:所有施工人员均需通过高空作业专项培训、应急救援演练,并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对使用的安全绳、电动风镐、防尘设备等进行逐一核验,确保设备零故障投入。
3.周边防护与沟通协调:在烟囱周边设置 3 层防护体系 —— 外层为 2 米高彩钢板围挡,中层为防尘网,内层为缓冲沙袋;同时提前与厂区沟通,明确拆除期间的生产调整计划,并告知周边居民施工时间,争取理解与配合。
施工过程:精细操作,严控环保与安全
1.分段拆除,保障结构稳定:施工人员通过烟囱外部爬梯登顶后,先拆除顶部避雷针与航标灯,再用电动风镐从烟囱顶部外侧开始破碎混凝土,破碎后的混凝土块通过专用吊桶缓慢下放至地面,避免直接坠落冲击结构;每拆除一段后,及时切断该层钢筋并清理残渣,确保下一段作业面平整安全。
2.实时监测,防范风险隐患:安排专职安全员在地面与烟囱平台双重监护,使用全站仪实时监测烟囱垂直度,一旦发现微小偏移,立即停止作业并调整拆除顺序;同时配备无人机巡查周边环境,确保防护围挡无破损、防尘措施无漏洞。
3.绿色作业,减少环境影响:针对混凝土破碎产生的扬尘,采用 “雾炮机全程喷雾降尘+ 地面洒水清扫” 的组合措施,现场 PM10 浓度始终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拆除产生的混凝土残渣全部分类堆放,其中可回收骨料经破碎筛分后,用于厂区道路修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不可回收部分由合规清运公司运输至指定填埋场,避免垃圾乱堆。
三、竣工交付:高效收尾,实现多方共赢
1.场地清理与验收:拆除完成后,团队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移除防护设施、平整地面、修复周边草坪,恢复厂区原有环境;邀请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环保部门共同验收,从 “安全施工记录、环保监测数据、场地恢复质量” 等维度逐项核查,验收结果全部达标。
2.经验总结与技术沉淀:项目团队梳理了混凝土烟囱人工拆除的关键技术要点,如 “钢筋临时承重的安全系数计算”“扬尘控制的最佳雾炮压力参数” 等,形成标准化作业手册,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