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有没有发现,俄罗斯军队最近越来越像一支“赛季重建”的球队?老将一个个被清理出场,新秀批量登场。最新的例子,就是曾经的“叙利亚英雄”——拉平上将。
这位手握十万大军的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如今被传要去鞑靼斯坦给地方领导人当顾问,帮忙招兵买马。要知道,这种落差,就好比你昨天还是球队主教练,今天却要去给青年队递水,讽刺意味拉满。
![]()
拉平的下场,不只是“战绩不佳”
很多媒体总结得很简单:拉平下台是因为战场表现不力。但这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有三点:
军功换位的逻辑失灵。拉平在叙利亚打出过“战功”,但叙利亚是低烈度战争,靠火力碾压和空军支援就能立功。放在乌克兰这样高烈度战争里,他的那套打法彻底失灵。换句话说,拉平代表的是“苏联老派打法”的终结。
军内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从普里戈津到卡德罗夫,拉平早就被内部公开点名批评。一个司令在战场失利还能硬撑到现在,本身就是因为“有人保”。但在普京大规模“军队换血”的背景下,这种保护伞也撑不住了。
普京的政治需要。拉平下去,年轻将领上来,这不仅是战场效率的选择,更是普京在为未来的权力过渡“蓄水”。年轻化的军队班底,是对“久明等接班人”的提前配套。换句话说,拉平的出局,本质是政治服务。
![]()
从英雄到“庸才”:俄军换将的残酷
拉平并不是第一个被淘汰的老将。开战三年多,俄军五大军区司令和三军总司令几乎换了个遍。除了苏罗维金因“瓦格纳叛乱”被雪藏,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指挥不力”**。
这场换将潮有几个信号:年轻化加速:新司令几乎都是65后、70后,陆军司令甚至是75后。实战挂帅:不看简历、不看军衔,直接看战绩。输就下课,没有缓冲期。政治清洗:谁跟不上普京的战略节奏,谁就出局。
表面上,这是俄军的“现代化”;但深层次,其实是一种“政治化的军事重组”。战场是考场,普京是阅卷人。
![]()
真正的矛盾:年轻化不等于现代化
很多人解读为“俄军年轻化等于战力提升”,这未免过于乐观。问题在于:体制没变:军工体系老化,武器研发滞后,年轻将领再会打仗,也得靠老旧装备硬撑。模式没变:依然是“大纵深消耗战”,战术换汤不换药。权力逻辑没变:普京要的是“能打又听话”的人,而不是敢拍桌子的改革者。
所以,拉平的下台更像是一场“权力的清算”,而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革新。
普京的算盘:打的不是乌克兰,而是军队自己
![]()
别忘了,普京在打的,其实是两场战争:一场是对外的俄乌冲突;另一场,是对内的军队重塑。
拉平的出局,不是乌克兰军队的胜利,而是普京政治逻辑的胜利。战场上输一仗还能补救,政治上失去平衡就可能满盘皆输。
这也是为什么格拉西莫夫暂时还能“稳坐钓鱼台”——他不仅仅是总参谋长,更是普京维稳棋局的“定海神针”。
拉平之殇,俄军之困
![]()
拉平的退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那些在叙利亚和格鲁吉亚“立功”的老将,最终没能适应高烈度现代战争。俄军现在的年轻化,看似锐意进取,但能否真正带来变革,仍是未知数。
一句话:普京的换将,是在为未来接班人修梯子,但这架梯子究竟通向“军事现代化”,还是通向“新瓶装旧酒”,没有人敢打包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