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无水无电坚守十几年,不是为了拆迁款

0
分享至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三峡大坝的建设,引发了数百万移民的大迁徙。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意味着离开世代相守的土地,迎接新生活。

但在湖北省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名叫张秉爱的妇女,却在整个村庄都已搬迁的情况下,坚持守在那里,成为了最“倔强”的钉子户。



面对村干部的苦劝,她一次次拒绝,甚至不惜与前来劝说的工作人员激烈对峙,并誓言“宁死也不搬”。

即使之后断水断电,生活条件越来越艰苦,她也没有轻易妥协。

那么,是什么让她在面对赔偿时依然选择当“钉子户”?最后,她的结局又是什么?



谁也别想赶我走

1994年,湖北桂林村的公告栏上,醒目的红字宣布了三峡工程即将开始的消息。

这一工程将彻底改变这片土地,桂林村的所有人都要迁出,将家园让给江水,迎接时代的巨变。

但在一众沉浸在”拆迁“之喜的面孔中,张秉爱却脸色沉重。



对于她来说,这张公告就像是一道无情的命令,要将她和这片相依为命的土地分开。

村里大多数人,尽管一开始有些不舍,但渐渐被各类宣传和补偿政策说服了。

村干部们走村串户,谈着迁移后的种种好处:新房、补贴、保障,甚至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福祉。



可无论干部们怎么劝说,张秉爱却始终没有动摇。

一听到“搬迁”这两个字,她的态度就非常坚决,“谁也别想赶我走,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对其他村民而言,这片土地或许只是生活的地方,但对张秉爱来说,这里却是她整个生命的依托。



那种失去依托的感觉让她无比恐惧,就像是把她的根从这片土地上连根拔起。

张秉爱不仅是一个对土地有深厚情感的农妇,更是一个肩负着家庭重担的母亲和妻子。

她出生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嫁人后也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她的丈夫熊云建腿脚有残疾,家里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她的肩上。

每天,她天不亮就得起床,为丈夫和孩子准备早餐,然后扛起农具,独自前往田间劳作。

无论是烈日灼烧的酷夏,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季,她始终坚持在地里耕耘。



因为丈夫的身体状况,张秉爱在家中几乎无所不包。

无论是田里的活,还是家里的重活,她都一人承担,几乎撑起了整个家。

村里人都知道她的苦,却也无能为力。



她的亲戚偶尔会过来帮忙,但终究帮不了多久,更多的时候,张秉爱只能依靠自己

农忙时,她常常是最后一个收工的人,别人家已经生起了火,她还在地头忙碌。

因此,可以说,家里的那几亩地是她们一家人的依赖,也是张秉爱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安身立命的唯一底气。

正因为如此,搬迁后的一切,她无法想象,也无法承受。



成为“钉子户”

面对张秉爱的执拗,村干部们一次次尝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试图说服她,但每次都无功而返。

甚至有一次,忍无可忍的她,挥舞着镰刀怒斥来访者:“谁要动我家,谁就来试试!”

这句话,不仅让干部们不敢贸然靠近,也让他们看到了她的决心。



日复一日,村里的搬迁工作渐渐进入尾声,周围的邻居们都陆续搬走了,留下的只有张秉爱一家,她也成了大家口中的“钉子户”。

随着搬迁工作的推进,来劝说的人越来越少。



人们渐渐习惯了张秉爱的固执,有些人私下里说她是个“怪人”,也有人感叹她的坚守。

但张秉爱不在乎这些,她依旧每日照常下地,继续守着那几亩地。

其实,她并不是没有幻想过生活的改变



偶尔夜深人静时,她也会想象,若是生活能稍微轻松一点,丈夫的身体能够康复,孩子们也可以过得好一些,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可现实是残酷的,她深知,若要让一家人过活,她只能拼尽全力在田里劳作。



土地给了她安稳,让她觉得即使生活再苦,至少她还能靠着这片地撑起家,给丈夫和孩子们一个温饱的生活。

另外,对于搬迁,张秉爱也无数次在心中挣扎和衡量过。

她明白,自己的家庭无力适应城市的环境。



她的丈夫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儿女尚年幼,她自己更没有谋生的手艺,如果真的搬到陌生的城市,他们一家要如何生存?

眼前的田地虽然辛苦,但她可以用汗水换来一家人的饭食,这样的生活虽然苦,却踏实。

之后,张秉爱每天像往常一样,清晨下地,夜晚回家,期间,看着邻居们拖着家当一个个离开,她也从未动摇。



洪水来临

2002年,随着水位的进一步上涨,洪水的威胁越来越逼近,原本在不远处的长江水,渐渐蔓延到了村边。

张秉爱望着江水愈发汹涌的身影,内心五味杂陈。

但更让她发愁的是孩子们的上学问题,由于离学校太远,孩子们每次都得走很远的路。



而且,家里也已经被断水断电了,孩子们每次回家,都得点蜡烛看书。

又过了一年,2003年的一天傍晚,乌云翻涌,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张秉爱坐在门前,看着天边压抑的阴云,突然有些动摇了。



她清楚,洪水无情,如果再不走,可能会面临难以想象的危险。

就在她凝视着江水发呆的时候,村干部老刘带着几个人急匆匆赶来了。

他满头大汗,焦急地劝道:“秉爱啊,水位还在涨,你再不走,真要出事了!”



洪水来势汹汹,张秉爱最终在村干部的再三劝导下,选择暂时带着家人去山上避难。

走到半山腰,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她的家依旧静静地矗立在村子的尽头,仿佛正注视着她的离去。

那一刻,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说的悲伤,她清楚,自己的家,终究要被洪水淹没了。



几天后,水位有所回落,张秉爱回到村里。

此刻,她意识到,或许这片土地已经在逐渐失去,但她的心却依然无法割舍。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道:“如果必须离开,我会再等等,等到最后一刻。”



尽管洪水的威胁已无处不在,但张秉爱依然不改初心,继续守护着她的家园。

每当有村干部前来劝说,她总是摇头,沉默地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最后的妥协

张秉爱的坚持与抗争持续了多年,但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推进,水位线不断升高。

她眼见着故土逐渐被江水淹没,最终还是走到了妥协的那一步。

虽然心中千般不舍,但她明白,自己不能让家人继续在这种危险中生活下去。



在政府的反复劝导和现实的重重压力下,这位倔强的“钉子户”终于点头同意搬迁。

来到新的安置点后,眼前的一切对张秉爱而言既陌生又新奇。

那里有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政府还专门为她分配了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



安置点的地理位置便利,远处还能望见城镇的影子,孩子们上学也变得方便了许多,不再需要跋涉漫长的山路。

虽然新生活条件相对改善了不少,但张秉爱却觉得一切都仿佛隔着一层疏离的雾气,似乎和自己原来的生活格格不入。

后来,张秉爱在新环境中开始慢慢适应。



她没有了往日的田地,但依然渴望着在土地上劳作的感觉,于是在新的耕地上试种了一些果树。

每逢果子成熟,村里会有收购商上门采买,这让她多了一些收入来源,也让她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

她的儿子在部队退伍后,用积蓄和政府的补助金开始在安置点的地基上修建新房,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转眼几年过去了,张秉爱的两个孩子逐渐成长,女儿考上了大学,儿子也成了村里有名的果农,成为一家人新的支柱。

张秉爱看着孩子们逐渐走向成熟,心中满是欣慰。

她的儿女们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得越来越好,这让她心中的担忧逐渐放下。



她明白,自己的坚持虽然一度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困难重重,但最终,她所守护的,正是孩子们更好的未来。

2007年,纪录片《秉爱》播出,记录了张秉爱一家人在搬迁过程中的坚守与无奈。

影片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观众被这个普通农妇的坚持所感动。



片中的张秉爱,带着与时代抗争的坚毅眼神,在镜头前诉说着她对家乡的深情。

影片中,观众看到了一个小人物面对命运时的挣扎,也看到了她最终放下固执,接纳变化的过程。



影片上映后,导演冯艳再次回到张秉爱的安置点探访她。

见到这位老朋友,张秉爱露出了一丝微笑:“冯导演,多亏了你让我看清了一些道理,不然我不知道还要在那块地上守到什么时候。”

在新的生活中,她终于慢慢释怀了过往。



她不再是那个被称为“钉子户”的固执农妇,而是一个适应了新环境、找到生活归属的坚强母亲。

张秉爱明白,生活的本质就是不断地离别与接受,无论身处何地,她和家人都能找到属于他们的安身之处。

这片新土地,虽然一度陌生,但在她和家人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他们新的家园。



结语

如今,张秉爱已在新家园中安顿下来,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儿女也逐渐走上正轨。

但那片被江水淹没的故土,依然时常出现在她的梦中。

她知道,自己早已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不论走到哪里,那份深埋于心的眷恋与执着永远不会消失。



她的故事却告诉我们,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张秉爱这样的普通人,带着他们对家园的深情,构成了这片土地上最深沉的力量。

或许,她的选择没有对错,但她的身影会永远被记住,提醒我们:那些被时代改变的小人物,才是历史中最动人的存在。

信息来源:凤凰网 2013年10月9日 关于《中国背景下的土地情结》的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事教人一教就会!中方两记重拳让欧盟惊醒:报复中国已成为幻梦

事教人一教就会!中方两记重拳让欧盟惊醒:报复中国已成为幻梦

军机Talk
2025-11-04 11:35:55
《繁花》录音事件升级,完整版长达43分钟,受牵连的远不止游本昌

《繁花》录音事件升级,完整版长达43分钟,受牵连的远不止游本昌

皮皮电影
2025-11-04 10:02:20
女孩称洗澡时被父亲偷看,相关部门:系口角矛盾产生误会,父亲回应:只是递牙刷,无不妥举动

女孩称洗澡时被父亲偷看,相关部门:系口角矛盾产生误会,父亲回应:只是递牙刷,无不妥举动

极目新闻
2025-11-04 19:30:08
“天河机场飞机冲上街头”?官方回应来了

“天河机场飞机冲上街头”?官方回应来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8:11:04
饿了么改名,一个时代结束了

饿了么改名,一个时代结束了

TOP电商
2025-11-04 12:12:34
台湾省网红全裸死在大马酒店,知名“反华歌手”涉案,二人共度一晚

台湾省网红全裸死在大马酒店,知名“反华歌手”涉案,二人共度一晚

不掉线电波
2025-11-04 14:35:28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霁寒飘雪
2025-11-04 09:19:58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04 17:51:33
14岁女孩发视频质问爸爸,四次不敲门盯着看洗澡,后续妇联已介入

14岁女孩发视频质问爸爸,四次不敲门盯着看洗澡,后续妇联已介入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4 16:36:23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判处死刑!缅北白应苍昔日炫富张狂犹在眼前,今血债血偿报应临头

判处死刑!缅北白应苍昔日炫富张狂犹在眼前,今血债血偿报应临头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1-04 13:26:12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澎湃新闻
2025-11-04 11:32:28
换了8个手机都用不了?小伙买电车跑网约车,结果车子成“屏蔽器”

换了8个手机都用不了?小伙买电车跑网约车,结果车子成“屏蔽器”

潇湘晨报
2025-11-04 15:49:23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被告被判赔12万元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被告被判赔12万元

红星新闻
2025-11-04 16:41:16
网友花37.9元购买椅子,收到货却是一张图纸,涉事店铺已暂停营业

网友花37.9元购买椅子,收到货却是一张图纸,涉事店铺已暂停营业

极目新闻
2025-11-04 18:24:10
特朗普称赞中国,荷兰成了小丑,想得到中方谅解,只有一条路可走

特朗普称赞中国,荷兰成了小丑,想得到中方谅解,只有一条路可走

空天力量
2025-11-03 19:12:07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光影新天地
2025-11-04 14:48:35
星巴克中国,还是卖了

星巴克中国,还是卖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04 14:52:48
光模块、PCB、液冷、机器人、核聚变等六大科技龙头业绩曝光!

光模块、PCB、液冷、机器人、核聚变等六大科技龙头业绩曝光!

私募排排网
2025-11-04 18:57:52
罗云庆被查

罗云庆被查

新京报
2025-11-04 19:46:08
2025-11-04 23:47:00
红梦史说
红梦史说
品味历史,全新观点,不同解答,欢迎收看红梦史说
1027文章数 5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房产
艺术

教育要闻

高中文言文,到底难在哪?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亲子要闻

幼儿园免费背后藏着影响每个家庭的人口危机。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