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在北京中南海举行了第一次大授衔仪式,共有一千多位指战员被授予了少将及以上军衔。
授衔充分考虑了山头、资历、军功、职务等诸多方面因素,尽最大可能做到了公平公正。
而这也导致了一些将领“后来居上”凭借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优异表现反倒是超过了一些“老领导”,如此一来战友相见难免会尴尬。
许世友和一位开国中将便发生了这样一幕。
1963年,时任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的许世友听说自己的老领导詹才芳从北京南下回广州路过南京,但没有联系他,也没有在南京停留的安排。他当时就急了,果断要求手下立刻开车,亲自去拦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许世友为什么对老领导詹才芳这么关注,这事情还要从许世友早年的革命经历说起。
他的老家是湖北省麻城县,出身贫农家庭,为了生活下去,家里人送他去少林寺学武。
当时寺庙的日子虽然也不好过,但至少每天有米下锅,而普通贫农家庭都是吃了上顿,还不知道下一顿在哪呢。经过多年的苦练,许世友在少林寺练出一身好功夫,身强力壮。于是他决定回家看看,没想到在家乡看到了地主恶霸欺负同乡的事情,一时气愤他出手揍了恶霸,但没想到恶霸这么不经打,倒地直接就死了,因此惹上了官司。无奈之下,他被迫逃离家乡,在街上流浪。
当时正好军阀吴佩孚在招兵,为了找口饭吃,他参加了军阀部队。但军阀部队的风气很坏,吃喝嫖赌,到处抢掠。在少林寺念过佛经的许世友实在是看不惯这些,于是离开了军阀,参加了北伐部队,凭着勇猛的表现,18岁的时候在北伐军当上了连长,并在1927年入党。
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黄麻起义,成为了红军战士,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之后他经历了根据地斗争,然后跟着红四方面军走上长征路。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许世友进入抗大学习。但因为张国焘反对北上制造分裂的事情,延安方面调查了很多红四方面军的将领,有人被撤职降职,这事情也波及了许世友。
![]()
他越想越生气,张国焘的事情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于是他联络了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团级干部,准备离开延安,回四川打游击。这显然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结果许世友被撤职,而且许世友的妻子雷明珍听说这事后,果断提出离婚,要和他划清界限。
后来毛主席听说了许世友的事情,公开站出来替许世友讲话,表示他和张国焘绝对不是一路人,只是一时气愤罢了。于是许世友恢复了职务,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
![]()
他恢复职务后妻子雷明珍后悔了,反过来找许世友,还拜托陈赓帮忙牵线说情,但性格敢爱敢恨的许世友对妻子之前的行为很生气,他果断支持离婚,不再考虑。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老战友王近山因为婚姻问题,被撤职下放农场,许世友听说后极力帮助王近山,才让后者重返部队。
特殊时期,他的老战友陶勇被扣了帽子,气愤离世,孩子也流落街头。
他顶住一些人的政治施压,坚持安排陶勇的孩子进部队当兵,让他们有了工作和收入。
![]()
通过这几件事,可以看出许世友的性格就是敢爱敢恨,直来直去。对他好的人,他顶住压力都要报答,如果是背叛他甚至陷害他的人,他绝对不会给什么原谅的机会。
他的这种性格,毛主席也十分了解,所以一直都非常信赖他,即使在特殊时期,也多次出面帮助许世友解围。
所以话讲到这里,也就可以讲讲许世友为什么要亲自去拦老领导詹才芳了。
当初他刚加入红军的时候,就在詹才芳手下当兵,正是因为有詹才芳的提拔,他才在红军逐渐成长为指挥员。
![]()
然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詹才芳长期担任政委,在第一线指挥的机会不是太多,而许世友一直冲锋在第一线,有更多的立功机会。所以在解放战争后期的时候,许世友当上了山东兵团司令,能指挥纵队司令,而詹才芳担任9纵司令,职务上明显超过了老领导詹才芳。
后来在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许世友成为上将,詹才芳是中将。授衔结束后,许世友怕老领导尴尬,专门叫上陈锡联,一起走到詹才芳面前,当着大家的面给詹才芳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
所以在1963年的时候,当他听说詹才芳经过南京的消息,着急的说:“这还得了,我去拦他!”第一时间亲自去拦截,总算是在火车站叫住了老领导,两人都哈哈大笑,许世友专门请詹才芳吃了一顿饭,讲了很多当年的往事,然后送老领导上火车。一方面增进了友情,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外人嚼舌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