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一项极具冲击力的要求:希望欧盟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中国与印度,加征高达100%的关税。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施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9月21日在接受比利时媒体《晚报》采访时,给出了耐人寻味的回应。
冯德莱恩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在关税问题上,欧盟会自主作出决定。
她还提到,欧盟非但不会接受特朗普的要求,还反过来说要加强与印度的伙伴关系,计划年底前与印度达成新自由贸易协定。
在整个回应过程中,冯德莱恩始终未直接提及中国,这样的回避多少显得有些刻意了。
至于特朗普的要求,说是为了“施压俄罗斯,为实现俄乌和平而努力”,但实际上还是为了美国自己。
从对俄战略布局看,中国和印度作为俄罗斯能源的重要买家,一直以来稳定着俄罗斯的经济。
一旦欧盟听从美国指示,对中印加征高额关税,中印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必将遭受重创,俄罗斯经济实力也会被削弱,这对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推进至关重要。
![]()
而从美国自身经济利益盘算,欧盟若对中印商品加征100%关税,中国的电动车、光伏产品,印度的软件服务、特色农产品等出口至欧盟的商品价格将大幅上涨。
这将导致欧盟企业可能会把采购订单转向美国,美国企业有望从中受益,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美国想借此强化对欧盟的控制,巩固其在跨大西洋联盟中的主导地位,让欧盟在其地缘政治战略中扮演更顺从的角色。
再来说冯德莱恩这次的表态,其实与欧盟内部的复杂态度紧密相关,在经济依赖层面,欧盟与中国、印度的贸易关系极为紧密。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近8000亿美元 ,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电机零件、电动汽车设备等产品占比均超20%。
就拿德国汽车业举例,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总销量的40%,宝马和奔驰也有超30%的销量来自中国,若对华加税,无异于将中国市场直接推之门外。
![]()
而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来与欧盟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是欧盟“印太战略”中的关键支点。
一旦对中印加征100%关税,欧洲消费者将面临物价飞涨,进口成本大幅增加,众多依赖中印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欧洲企业也将遭受重创,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
更何况,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匈牙利、斯洛伐克等部分国家仍依赖俄罗斯能源,对进一步制裁俄罗斯持谨慎态度,更不愿因对中印加征关税而损害自身经济利益。
同时,欧盟一直致力于推动“战略自主”,追求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和独立性,不愿完全沦为美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
若听从美国要求对中印加税,将严重违背欧盟的战略自主原则,损害其与亚洲两大重要经济体的关系,削弱其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
在欧盟拒绝美国对中印加征关税要求的背后,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欧盟对中国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高度依赖。
据海关总署9月20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8月份,中国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增长21%,达到2582吨,从今年年初至今的出口量已超过美国出口量的三倍。
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下降5%,至590吨,并且据彭博社报道称,上个月中国对欧盟稀土磁铁出口激增,可见欧盟对中国供应的依赖程度是高于美国的。
![]()
这种依赖性在欧洲企业的生产线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欧盟商会9月18日表示,欧盟企业在今年8月份遭遇了7次生产中断,预计本月还将新增46次停工。
欧洲等地的汽车制造商随之曝出面临生产延迟和大面积停工,芯片制造商也曾向中方申请豁免。大众汽车就因稀土供应短缺,好几条生产线差点停摆,最后还是中方及时调配了一批稀土,才使生产线恢复运转。
![]()
更重要的是,冯德莱恩拒绝对中印加征关税的要求,或许预示着美欧关系正逐渐出现裂痕。
长期以来,美欧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方面保持着紧密联系。然而近年来美国的一些政策举措让欧盟感到不安。
特朗普政府时期,不仅公开质疑北约的现实意义,还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严重破坏了双方的信任。
此次对中印加征关税问题上,美国的强硬要求更是将美欧分歧推向台前。
![]()
之前在欧盟与美国在贸易协定谈判中,就已经凸显出欧盟在与美国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今年7月27日,欧盟与美国特朗普政府就贸易谈判达成协议。
美国将许多欧盟产品的进口关税降至15%,欧盟则取消了美国工业产品的进口关税,还承诺购买美国能源和军事装备,并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
尽管一些欧盟成员国领导人称赞该协议“避免了潜在的毁灭性贸易摩擦”,但许多成员国仍对协议持批评态度,当时还是法国总理的贝鲁就称其为“一种投降”。
从欧盟的角度看,美国既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也是其巨额贸易顺差的来源,欧盟在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中,往往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
![]()
冯德莱恩拒绝对特朗普的要求,也并不意外着欧盟要靠向中国了,中欧关系如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欧盟内部部分势力受美国影响,在对华政策上存在错误认知和做法。
例如,欧盟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将一些不合理的制裁措施延伸至中国企业,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中欧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欧作为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更应携手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